回顾这些年来和高考,尤其是完形填空、阅览理解的斗争,真是让我明白一句话“有运动的地方就有做法论”。以前总觉得完形填空没有规律,原来是自己水平太差看不到规律。有了一点心得,好为人师的心态就不由自主地跳了出来,希望把这套或许粗糙,但独特实用的心得与同学们共享 私下也想过要立道统,成为像杨继老师、钱向阳老师那样开门立派的宗师级人物, 奠定一门课程的基石……
俞敏洪:寻找生命的榜样(代序)
我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从小学到大学几乎从没得过第一名。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努力了也成不了第一名。惟一的一次第一名是我连续两年落榜之后在1980年的高考中考出了全县外语类总分第一名,正是这次第一名把我送进了北京大学。也许是因为天资愚笨,我总是羡慕哪些比我优秀的人,追随在他们后面,还热心地为他们做事......《全文》
对于阅览理解,本书强调的是通过阅览文案对其背后所承载的新闻的抽取和把握,而非单纯地进行语法拆析。语言是新闻传递的载体,从新闻的立场看阅览理解,就会得到很多新的、有用的结论和启发。很多辅导书在阅览理解题的解析部分,都是在题号后写出答案是某选项,之后“拆析”:原文中某段某句是什么意思, 正好和这个选项对应,所以该选项正确。其实这种逻辑是很荒诞的, 从答案出发推导答案的正确性。 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是不可能知道答案的,如何能够知道回到某段某句找到对应呢?而本书就可以告诉网民如果回去对应原文,应该怎么找到那一段那一句……
对于完形填空,历来以前传下来辅导书和部分老师的讲解都在一个一个地处理具体问题,某一篇文案拿出来,都可以讲解得很到位,可是高考有可能考到学过的文案吗?可能性约等于零。不能穷尽天下全部的题,于是产生了做法;不能满足小题与做法的对照,于是产生了思想。本书中的这套完形填空理论力图提出一套主义,而不是一个处理具体题目。此套理论经过在新东方的课堂实践,说明了其比较有效性,也希望能够为本书的网民带来一套完善的、而不是一个拘泥于具体某一篇题目的、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完形填空解题做法……
新的东方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以前传下来意义上的教育、老师、课程的看法和认知。 在这里,我从各种奇怪形式的鬼斧神工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的老师们那里得到了知识和力量,这个世界向我展开了意想不到的、波澜壮阔的长卷……
标题:【时讯】《新东方高考英语阅览与完形》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jy/1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