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83字,读完约6分钟
根据全国定期会议的要求,今年11月30日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600050、诊断单元)三大运营商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端口号转移业务。
从端口号到网络的转移,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保持原有手机号码的同时,在不同运营商之间更换套餐。端口号转换是一项民生工程,代表着用户话语权的提高,但它可能会影响到未来三大运营商的用户模式。
据媒体报道,中国联通的手机营业厅增加了一个“携带号码入网”的入口;虽然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手机营业厅尚未开通“携号入网”的渠道,但客服顾问可以详细解答客户关于“携号入网”的业务问题。
根据CICC等研究报告的分析,短期内,端口号转移可能会对拥有最高arpu(平均每用户收入)和最大用户群的中国移动产生一定影响,但中长期内不会对运营商模式产生实质性影响。
最近正式推出
据估计,2020年将处理2000万用户
端口号转换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措施。7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港口号码转移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截至8月14日,已完成征求社会意见工作。
据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于近期正式发布《港口号码转移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港口号码转移推广将分为三个阶段:9月20日前,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个试点省(市)将完成测试并为用户提供服务;11月10日至25日,其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上线试运行;11月30日之前,全国范围内正式提供港口号码转移服务。
根据CICC的研究报告,目前,北美、西欧、日韩都支持端口号的转移,给用户在电信业务中更强的发言权。由于电话号码已经成为个人身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更换号码需要一定的成本,这已成为运营商在价格上歧视老用户的主要工具。为了消除新老用户之间的价格歧视,扩大移动服务的普遍性,2006年将端口号转移正式列入议程,2010年正式启动。
但是,过去的端口号转移业务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它还涉及到网络改造、计费系统改造、运营商的号码归属等一系列问题,一些运营商为了防止用户流失,采取了捆绑业务套餐、延长排队时间的做法。
2018年12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湖北、天津、海南、江西和云南五个试点省(市)启动接受港口号码转移服务的新流程。在新流程下,用户不需要通过原运营商的离线营业厅出具转账凭证,而是可以在线完成查询和申请,最后直接转账到运营商的营业厅接入网络。在新流程下,网络交换操作大大简化,让用户有更大的选择套餐的自由。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5个试点省市完成了230万用户的“端口号转移”,而去年试点城市只有47万用户参与。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自今年2月以来,成功将自己的号码转移到互联网的用户数量每月都在快速增长,平均月增长率为21.38%。截至2019年6月底,港口号码转移的处理量已超过2018年全年。预计在11月份实现端口号转移后,处理量将进一步提高。据估计,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处理端口号转移的用户数量将达到2000万。
以五个试点省市的港口号码转移操作流程为例,港口号码转移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根据《网络转移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只要用户提出申请,运营商必须提前取消套餐并解除号码绑定,以解除限制并允许网络转移。
端口号转移会导致无法使用某些服务或影响第三方支付电话费吗?
没有。相关的端口号转移制度已经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所有基础电信企业按照端口号转移用户享有与企业原用户相同权益的基本原则,提供相同的服务。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端口号传输”数据库,并向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开放。一些用户规模较大的第三方充值平台,如微信支付宝,通常可以为“端口号转移”用户充值。
然而,在端口号被转移到网络后,原始业务中的网络年龄和完整数据可能被清除,这与主要运营商的举措有关。例如,中国移动表示,原有的积分(M值)将在切换到网络后转移到新品牌。
运营商面临“狼来了”?
根据2019年三大运营商的半年度报告,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移动4g用户达到7.34亿,净增2113万;中国电信4g用户2.66亿,净增2048万;中国联通拥有2.39亿4g用户,净增1901万,4g用户市场份额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
根据CICC的研究报告,虽然端口号转移给了用户更大的选择套餐的自主权,但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影响有限,其判断在短期内可能会对中国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其arpu最高),但在中长期内不会造成运营商格局的明显变化。主要有四个原因:
首先,替代方案已经出台。2017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一份文件,要求运营商不要限制老用户更换新套餐,这使得运营商很难在价格上歧视新老用户。然而,三家运营商提供的新用户套餐通常价格优惠,差异有限。
二是一揽子关税大幅降低。三大运营商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近两年来通过加快和降低费用的政策取消了语音和流量漫游,导致话费套餐大幅下降,用户通过交换网络获得的成本节约也在不断消失。
第三,融合业务成为趋势,运营商通过捆绑手机、宽带、iptv等业务提供综合网络接入服务,增加了用户粘性。
第四,手机号码的身份属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以及第二卡槽用户比例的增加。
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介绍了大规模推进“送号入网”工作的难点和难点。
闻库指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号码不仅是通信用户的身份,也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的各行各业,成为空.网络运营的“身份证”更改手机号码不仅需要很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还可能导致财产和安全风险。这些矛盾可以通过“向网络传送号码”来解决,用户可以选择为他们提供服务的运营商,而无需改变他们的号码。从全面铺开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妥善处理数据量大和覆盖面广这两大挑战。
为此,我们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三大基础电信企业的网络和运营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造。中国有近16亿移动用户,16亿移动用户的操作系统正在更新。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如此大规模的项目是前所未有的,需要大量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第二,银行、保险、证券和互联网公司等第三方平台应同步转型。手机号码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信息应用中。为了保持原有的应用不受影响,各行各业的应用系统必须相互配合,以保证“端口号转换”后的用户体验。
标题:“携号转网”即将全国推广 不换手机号也能换运营商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