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已经加快。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角色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日前,《今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北京周边养老服务“三面四层”布局已基本形成,275个街道和乡镇养老中心得到支持,共建成运营192个。在社区一级,已经建造和运营了75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计划在2020年建造1,000个。然而,与此同时,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承认,北京市最近的养老服务体系存在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过度依赖市场孤军奋战等问题,而这也是北京居家养老行业进入下一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已经超过的阈值;在许多供应方企业领导人看来,当前的市场参与者也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角色模糊等问题,这也是整个行业需要尽快解决的难题。
新格局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364.8万人,占总人口的16.9%;60岁及以上登记老年人349.1万人,占登记人口的25.4%,其中残疾老年人16万人,痴呆老年人约10万人,重度残疾老年人9.7万人。目前,本市养老机构居住的老年人超过4.6万人,占常住老年人口(364.8万人)的1.26%,98%以上的老年人实际上通过居家社区的方式就近养老。70%(约32,200人)的残疾人和痴呆老人住在养老机构,60%以上的残疾人和痴呆老人住在家里。这意味着,就近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全社会几乎每个家庭和个人的广泛需求,也是居家残疾人和痴呆老人获得长期护理和养老服务的主要渠道。
李红兵指出,北京市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养老服务布局和服务模式,其中“三边四级”养老服务布局已基本形成。在市、区两级,建立两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作为全市和区域养老服务的运行枢纽和指挥平台,整合区域专业资源。在街道和乡镇层面,支持社会力量建设街道和乡镇养老中心,使其成为就近集中的专业养老服务平台。目前,它支持在城镇和乡村建设了275个老年护理中心,总共建成和运营了192个。在社区一级,已经建造和运营了75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计划在2020年建造1,000个。
“目前,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市场化速度日益加快。仅在车站一级,城市就形成了以许多大企业和大量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服务模式。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一些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运营商也被挤出市场。”一家家庭养老企业的负责人告诉《今日北京商报》记者。
定位需要澄清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北京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仍有许多慢性病有待解决。李红兵还指出,地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明确政府在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中的职责和任务,使政府职能实现准确定位,突出重点,继续发挥作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李红兵说,目前,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基本养老服务的供给上,政府忽视了养老服务的公益属性,过分依赖市场独自对抗。有专家直截了当地说,此前,我市出台了老年人分类保障政策,放弃了以全体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粗放模式,而是将政府的责任集中在经济困难和“一高一独三失”的老年人身上。然而,仍有一些地方,政府提供的家庭护理服务不能完全着眼于基础和覆盖底线。李红兵坦言,目前,政府并没有在公益和市场之间发挥主导作用。公共福利支持和市场补充的顺序颠倒了,基本养老服务也由市场承担。
"事实上,在市场和企业之间,模糊定位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上述负责人坦率地表示,例如,在养老服务站行业,企业一般不知道自己是在扮演服务提供商还是运营商的角色。该负责人向《今日北京商报》表示,目前,业内已涌现出一批大型企业作为平台,将自己定位为运营商,组织服务力量调查需求,管理服务流程,建立信息系统,收集服务评估反馈,并承担与政府沟通的责任。「在营办商的管理下,往往有多个不同形式和规模的服务提供者,专门提供他们擅长的专业服务,例如医疗援助和家务助理服务。」该负责人表示,虽然大多数小型服务提供商除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外,其他环节都不擅长,但这些服务提供商往往希望自己能同时扮演运营商的角色,获得补贴,提高连锁率,但最终很可能会因为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成本压力而退出。
同时,李红兵也认为,北京市对附近养老服务体系的公共资源投入不足,包括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财政对养老的投入一般是有限的,而社会资本的投入远远大于财政投入。”一位老年企业经营者今天告诉《北京商报》说,现在建造一个几千平方米的养老中心大约需要20-30万元(不包括土地成本)。最高政府支持为450万元,社会资本需要投入数千万元。此外,每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的政府平均支持30万元的改造和重建,但社会资本需要60万至100多万元的预付款。
打破游戏的方法
对于上述问题,李红兵认为,关键是对养老服务的属性定位进行分类和界定。“必须以服务老年人为中心,以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为前提,对养老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界定,合理区分政府、家庭、市场和社会在养老服务中的职责和任务,基本实现就近养老服务。这是可以预料的。”具体来说,李红兵建议,如果政府要保证基本的和采取底线,有必要明确政府在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并向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残疾、痴呆和严重残疾老年人群体投资财政资金。倾斜,同时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的内容和标准,确保他们能够生活和服务质量得到保证;同时,应由社会手段保障的人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策引导,不断提高多主体的供给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对于企业定位不清的问题,上述负责人表示,成熟的运营商+服务商采用了流水+利润分享的合作模式,有效降低了双方的经营压力和经营成本。“只有企业根据自身能力明确判断自己的角色,通过更专业的服务安排,结合最有效的业务合作模式,才能真正提高行业的连锁率,降低亏损和破产的风险。”
与此同时,国安养老副总经理张学梅也指出,居家养老服务的体系建设要统筹考虑,尤其是行业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要确定得更加明确,这样供应商才能进入健康竞争状态。“例如,有关部门可以对特殊老年人的服务供给作出更明确的划分,使类似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同样的服务和产品,同时,服务质量之间的竞争应该移交给企业和市场。”张学梅承认,市场存在供应水平不均衡的问题,供应水平也可能在100元左右。各种企业提供的服务包差别很大,家庭护理服务的范围有限。有些企业降低服务质量,以相同的价格减少产品的服务种类来换取收入。从长远来看,不公平竞争将会形成。
无独有偶,李红兵还提出推进以街道(乡镇)为基础的区域性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支持建立由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参与的区域性养老服务联合组织。同时,加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家庭养老支持。通过整合家庭老龄化、信息管理和专业服务,依托养老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家庭服务资源,为残疾人和痴呆老人提供生活护理、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
标题:社区居家养老亟破市场单打独斗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