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在山东省济宁高新区鲁抗制药园区101车间看到,只有几个人在这座巨大的厂房里巡逻。“公司的自动化设备在疫情期间起到了‘顶梁柱’的作用,解决了员工不能及时复工的困境,保证了生产的满负荷运行。”车间党支部书记龚敦柱指着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设备。
作为中国重要的抗生素生产基地,鲁抗的制药车间已经全部恢复生产并释放产能。在疫情下,企业的订单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鲁抗制药董事长兼总经理彭鑫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智能制造的先进布局和相对完整的企业产业链,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目前,感受到智能化改造效果的鲁抗制药正瞄准国际领先水平,再次投资1000万元实施关键流程的智能化升级改造。
在疫情防控期间,传统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瓶颈是返岗人数不足。济宁市一批智力升级企业,通过“智力创造”的赋权和科技力量的运用,促进了生产和防疫两方面的发展,展示了其抗击疫情的才能,并在同行业中率先复苏,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生力军”。
邹城市罗士科技山东公司主要从事轻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业务,近日已收到20多家公司的合作意向,要求实施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和升级,以解决疫情防控带来的“就业困难”。"目前,xb4、xb7等机器人生产线已经满负荷生产."罗氏科技山东公司副总经理新美乐股份公司说。
此外,济宁市还积极引导行业互联网服务组织,不断丰富相关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山东中煤集团在亿矿云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开发,推出了“工业互联网疫情防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快速采集人员信息、监控员工健康状况、跟踪员工出行节点、自动生成统计分析报告等功能。企业和相关监管部门可以随时从后台查看值班员工人数、体温状况和当前岗位,极大地整合了信息资源,降低了员工的集中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面对疫情,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就业困难,但对于智能制造企业来说,智能转型极大地摆脱了产业链和供应链对人的依赖,有效地克服了重返工作岗位后的‘就业困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金建表示,经过调查分析,济宁市智能制造企业率先站稳脚跟,成为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姜金建表示,今后济宁将继续加快培育一批产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项目,引领更多企业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道路,用新的动能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金虎通讯员杨兆峰)
标题:奋力夺取双胜利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