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3字,读完约3分钟
作为国内保险业最大的营销渠道,代理的数量已经扩大到近1000万。队伍庞大,质量参差不齐,一度被视为推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和改革进程中的“最难啃的骨头”。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解上述保险公司代理人分类管理的情况和经验,银监会向14家中资和外资保险公司下发了《关于保险销售人员分类管理调查的函》。据业内人士透露,代理商分类管理系统有望从个别城市和公司推广到全国。
本研究包括四个内容
据了解,收到书面调查通知的14家保险机构包括:中国人寿(601628,诊断)、平安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保险(601336,诊断)、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陆家嘴(600663,诊断)国泰人寿、中英人寿、中德安联人寿、PICC P&C保险、中国人寿、华泰
"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在代理管理方面做得很好的机构的代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调查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公司对代理商销售的产品及相关系统的分级分类管理;针对代理人的聘用状况,公司的分类管理及相关制度;对公司代理人分级监管的政策建议;外资公司提供有关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层级管理和代理系统的信息。
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提到代理的分级管理。据了解,各省、市及代理比例较大的保险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开始探索实施代理分类管理制度。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此基础上,代理商分类管理系统有望从个别城市和个别公司扩展到全国。这将有助于提高保险代理人的专业素质,促进保险销售队伍的转型升级,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引导保险机构稳步探索保险营销体制改革。
深化保险营销体系改革
随着分类管理的到来,近千万保险代理人已经提前感受到了压力。
今年3月底,银监会先后发布了《关于清理保险公司销售人员执业注册数据的通知》和《关于清理保险专业中介人员执业注册数据的通知》。文件中透露的信号是,所有在保险公司和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从事保险销售的人员都应被彻底清除。
具体来说,比如对保险公司来说,要求全面检查和核对有效人员名单,自查自身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检查中介系统的数据,重点是消除基层机构非法避税和费用收取导致的中介系统中的虚假人员。清理整顿行动的开展,将使人力的“虚悬虚涨”现象无形化。
事实上,无论是之前的清理整顿行动、本次调查的分级管理,还是正在探索的独家独立代理模式,背后的监管思路都是一样的。改革的大刀挥向了“最难的骨头”,反映了监管当局在这一轮深化保险营销体制改革的巨大决心。
在保险营销领域,优胜劣汰的速度将会加快,过去那种粗放的“人战”将演变为“人才战”——不合格的保险代理人将被淘汰,只有专业素质好、信誉好的代理人才能被甩在后面。
标题:监管摸底14家险企 代理人分级分类管理或扩围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2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