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覆盖、多层次和可持续性是包容性金融的理想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个框架已经成型。
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的宣传文件中正式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即让所有人,特别是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金融权利,让金融权利惠及所有阶层。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促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普惠金融是指根据机会平等的要求和商业可持续性原则,以可承受的成本,向有金融服务需求的所有社会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最近,记者在上海、浙江等地进行调查时发现,作为包容性金融供给的一端,银行正在不断改变经营理念,使客户陷入困境。与此同时,更多类型的金融机构正在参与寻找包容性金融的“良方”。
银行扮演着包容性金融的“领导者”角色
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有5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总行和所有一级分行设立了普惠金融部,在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了5147家小微分行和社区分行。凭借低成本优势,银行在普惠金融中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
银行凭借其低成本和相关政策要求的优势,在普惠金融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建行浙江分行行长高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普惠金融是银行业务发展的新增长点,市场也很大。从业务可持续性的角度来看,银行既要有合理的业务结构,又要有大、中、小三个层次的客户。除了银行自身的转型和发展,普惠金融的发展也是美丽农村建设和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银行业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的现实责任。
但对于银行来说,如何将政策理念付诸实践,如何将业务从“大”转变为“小”?
据高强介绍,我行党委本着“党建好,业务一定要好”的理念,提出了“党建带路,惠农惠民”的工作思路,推出了“文明农户贷款”的纯信贷产品,帮助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美丽农村建设,不仅实现了支农个人贷款担保的创新,而且充分融入互联网,满足了网上自助、查询、还款的需求。
“文明农业贷款”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玉村试点后,稳步推进。截至2019年4月底,产品在浙江省覆盖率达到100%,省级文明村合作合同覆盖率达到97.8%,累计授信金额超过2亿元,达到2.0498亿元,无不良贷款。
为了更好地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建行浙江分行也从加强制度保障、完善普惠金融的考核、激励和监管、保护产品入手。截至2019年4月末,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中国人民银行定向降RRR 8项指标)为630.71亿元,比年初增加57.68亿元。
建行浙江分行就是一个缩影。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有5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总行和所有一级分行设立了普惠金融部,在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了5147家小微分行和社区分行,大多数银行设立了小微业务部或特许经营部。
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4.8万亿元,其中用于每户总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9.97万亿元,同比增长24.7%。
差异开发填补了结构性空白
普惠金融的参与者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
包容性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决定了仅靠银行服务无法完全满足其需求;各种金融机构和科技型企业有必要提供差异化服务,以提高普惠金融的生态水平。
普惠金融的参与者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
平安普惠金融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而言,在能够为普惠金融集团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中,银行资金量大、成本低,但风险承受能力有限,进入壁垒高。小额信贷公司主要服务于当地的小微企业,其杠杆约束相对较大。近年来出现的互联网和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满足小额信贷的需求,贷款额度约为1万元。除了这些机构所覆盖的人群之外,还有大量的信贷需求长期没有得到满足,而且存在结构性的空白色市场,因此必须考虑更多的可能性来满足这些需求。
在这些市场需求下,中国出现了许多其他类型的机构,针对更多的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个体户,并根据其他领域分散、需求多样复杂、金融素养和互联网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提供各种信贷解决方案。
在上海,平安普惠是从集团内部培育出来的。2015年,构建了以融资担保为核心的综合贷款服务平台,整合了信贷业务链中的各种优势资源,并根据出资人的风险偏好和借款人的信用资格进行保险。担保、共保等各种信用增级方案的智能匹配和推荐,有效地连接了借款人和资本资源,破解了小微信贷业务难以获得客户、服务、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的行业
在产品方面,平安普惠主要提供两个产品系统:一是“中小额”、“中高频”的无担保信贷产品,通过网上申请、系统评估和审批,最早可在15分钟内发布。二是相对大额、低频率的担保信贷产品,辅以有效的咨询服务和灵活的还款方式,充分满足小微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贷款需求。
普惠金融需要更多合作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平安普惠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发现不足”为特征的普惠金融聚合模型。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个环节,如客户获取,资本,风险和贷后,是由专业人士以最低的成本和最低的风险。
过去,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普遍习惯于“单干”,这种方式的客户访问能力弱,效率低。他们只依赖自己的业务数据,无法通过交叉检查准确识别风险。此外,由于风险的存在,它也造成了风险的高度集中。
平安普惠作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的小额信贷业务部门,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以“发现不足”为特征的普惠金融聚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客户获取、资本、风险和贷后等每个环节都由成本最低、风险最低的专业人员完成。
平安浦辉金融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在《寻找角落》中强调:“加入的人越多,规模越大,单位成本就越低。”
在不同的情景中,不同的参与者有不同的比较优势。通过结合这些比较优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是“开放式集合贷款服务平台模式”背后的逻辑。
在过去的几年里,平安普惠的合作伙伴已经从集团内部转向全社会,提供低风险、高效率的机构。随着合作伙伴的增加,一些优质客户可以通过非保险贷款降低成本。此外,银行对普惠金融更加重视,这也决定了它们能够向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资金,平安普惠就是其中之一。
合作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在许多地区得到大力推广,普惠金融已站稳脚跟。鉴于用户安装光伏电站一次性投资较大,浙江碳银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碳银”)与中国工商银行萧山分行合作推出了长达8年的普惠金融产品,贷款年利率约为5%。目前,碳银已经在该省启动了家用光伏电站的阶段性业务。碳银向居民销售高质量的光伏电站,为电站提供运行、维护和数据采集服务,居民用电站的发电收入偿还月度贷款。
碳银行创始人于告诉记者,与传统的风险控制模式相比,更需要抵押担保,碳银行与银行合作开发的产品是根据实际需求放贷的。碳和银在整个产业链中形成一个闭环。当客户产生需求时,他们会将标准化的信息传递给所有参与者,这也是银行的一种风险控制。同时,这种模式可以广泛服务于农村人口,可以更好地解决“用户资产少、融资需求低”的困境,填补空怀特的部分市场服务空白。
截至2019年5月,已在碳和银安装了5 000多个分布式光伏电站,其中近900个农民家庭依靠银行贷款完成电站安装和剩余电力并网销售,从而获得可持续的家庭收入。
技术为普惠金融带来更多可能性
在金融技术支持下,建行浙江分行积极对接第三方平台,坚持平台管理和数据管理策略。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这对银行实施普惠金融非常重要。
技术变革给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手段,这些都反映在上述案例中。
高强认为,除了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之外,银行应该设计更多的信用贷款产品,这必须依靠“如何将信贷与场景结合起来”。在金融技术支持下,建行浙江分行积极对接第三方平台,坚持平台管理和数据管理策略。技术和大数据的使用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这对银行实施普惠金融非常重要。
平安普惠采用以人脸识别技术、微观表情和声纹识别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远程采访和欺诈电网、大数据和反欺诈风险控制模型等应用。,试图降低小额信贷服务的成本,从而使价格更容易接受,效率更高。金融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包容性金融业务的可持续性。
在碳和银的情况下,经销商的仓库可以通过数据库集中,金融服务可以在线。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光伏电站运行状态、发电量、发电收入和补贴到位信息,并为用户提供智能还款提醒和还款扣款服务,促进银行风险控制成本和风险暴露的降低,兼顾“银行风险控制”和“用户贷款成本控制”的双重需求。
据余介绍,由于普惠金融涉及小微企业、中小服务企业、“三农”,数据分析所需的基础数据稀缺。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一些关键数据的有效补充。工行与工行浙江分行的合作,除了依托高效的产业生态、闭环资金管理、个人信用数据和电站运行数据外,还将特别关注产品定价习惯和产品质量保证,以及家庭财产、财产状况等交通地理信息。
应该强调的是,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做包容性金融怎么强调互联网大数据的风险控制作用都不为过."例如,平安浦惠惠金融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数据在反欺诈领域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然而,在贷款决策模型变量中,互联网数据所占比例很小。
标题:多层次普惠金融体系渐次形成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