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20字,读完约9分钟
8月2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推进证券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鼓励证券公司加大对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投资。
报告指出,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给证券业带来了冲击,同时也为该行业引入了新的产业元素、服务形式和业务模式,从而拓宽了证券业的业务范围。在数字化方兴未艾的新形势下,推进证券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权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是中国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根据该报告,证券业的数字化转型面临许多挑战。
证券行业的信息技术投资仍处于较低水平
就信息技术投资而言,中国证券业经历了以无纸化交易为重点的电子化阶段和以网上交易为重点的互联网证券阶段,目前正处于向数字化转型阶段。证券行业利用数字技术对客户获取、投资、交易和风险控制的全过程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信息技术投资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加强了现代技术在投资、咨询、产品、合规、风险控制和信贷等证券领域的深度应用。2017年以来,证券行业信息技术投资稳步增长,累计投资550.42亿元。其中,2019年中国证券业信息技术投资达到205.01亿元,同比增长10.49%,占2018年营业收入的8.07%,比上年增长2.03个百分点。
然而,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投资银行相比,中国证券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仍有一点不足。一些证券公司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只能支付正常的运营和维护费用,对科技创新的投资捉襟见肘。据统计,2019年,在98家证券公司中,46家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不足1亿元,占47%,其中17家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不足5000万元。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的信息技术投资分别为1730亿元和330亿元,分别是证券业信息技术投资的8.44倍和1.61倍。以上数据表明,中国证券业在数字化建设上的投入与国内外金融同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证券业的数字化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
随着数字技术推动证券行业发展成为广泛共识,数字技术不断应用于经纪业务、财富管理、系统运维、风险管理等领域,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交叉融合应用,逐渐成为证券业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盈利能力的有力起点。虽然国内大多数证券公司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提供和优化远程开户、网上交易、智能投资、智能客户服务等服务,但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与国外领先机构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与以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为代表的世界级投资银行相比,数字技术在中国证券业的综合应用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总的来说,数字技术在中国证券业的应用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提高。从深度上看,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共享水平低,导致数据治理能力弱,数据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发挥的现象较为普遍;与此同时,理财智能服务目前专注于账户分析和信息服务,但在智能交易、资产配置和财务规划方面的作用有限。就广度而言,区块链等已在海外证券发行、交易、结算和清算、登记和托管领域实施的前沿技术在中国证券业的应用非常有限。
证券业数字化转型对人才支持不足
证券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行业,人才数量和专业能力是关键因素。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数字化应用水平的提高,证券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证券业共有信息技术人才13241人,占行业注册人员的3.75%。此外,38家上市证券公司中有21家聘请了首席信息官,金融技术使证券业的数字化转型被置于公司的重要战略位置。
目前,我国证券业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数字化人才支持不足的问题。首先,由于证券业长期存在“重业务轻技术”的现象,以及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快,短期内数字化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根据高盛集团的数据,拥有工程师背景的员工已经超过9000人,占25%以上。二是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与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或科技公司相比,证券业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存在着数字化人才管理模式落后、激励不足的现象,信息技术部仍被定位为后台技术支持部门或成本中心。据统计,2019年,中国证券业信息技术人才的人均工资分别约占高盛和腾讯人均工资的20%和52%。中国证券业需要更加重视数字人才的储备和激励。
证券业数据安全亟待解决
证券业业务的发展伴随着海量数据的产生,而数据化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会带来安全风险。目前,中国证券业普遍采用网络保护、移动应用强化、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以及完善规章制度等管控手段,对技术安全漏洞、数据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防御,基本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在证券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由于数据的突出价值,往往容易受到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给公司和客户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此外,随着数字转型的深入,信息安全将直接影响证券公司的整体业务运营,增加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在证券金融服务流程数字化和证券服务模式创新的同时,也客观上导致了证券数据暴露范围的扩大,增加了数据泄露的风险。根据祁安信发布的《数据披露典型案例分析报告》,80%的数据披露角色来自内部人员。因此,在行业数字化过程中,有必要重视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管理,以确保系统安全、业务合规和风险控制。
对于证券业的数码转型,报告书提出了多项建议。
加大科技引导投入,支持行业自主创新
首先,优化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的信息技术投资指标。通过进一步明确信息技术投资专项审计要求中的支出类型,合理界定研发支出范围,鼓励证券公司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大科技人才的培训和投入。提高奖金标准,增加非运行维护投资在评价指标中的权重。第二,推广数字转型领域的最佳实践。鼓励证券公司加大对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投资,推进信息技术与证券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业务和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应用水平,评估数字化技术在证券业务中的应用效果,推广证券行业数字化的最佳实践,引领行业转型。第三,鼓励行业加强信息技术领域的对外合作。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与第三方科研机构或科技公司的协议开发等方式支持不同类型的证券公司。,提升行业的数字化适应水平和自主可控性。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设立或收购金融技术子公司,并将相关投资纳入信息技术投资指标范畴。
增强数字治理能力,促进业务整合和发展
第一,加快引入行业标准,促进金融技术应用的整合。逐步建立和完善证券行业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标准和技术规范,改善人工智能技术在投资咨询业务领域的应用条件和合规要求,引导金融技术在证券领域的稳步探索和有机融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能力。第二,鼓励行业建立数字战略,深入挖掘数据价值。鼓励证券公司加快数字化运营转型,加强内部数据的标准化和整合,建设数据中心,实现各业务条线的标准化数据采集、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推动行业使用数字化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巩固数字人才基础
一是明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顺利引进数据人才。建议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完善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相关规定,适当拓宽相应工作经历和工作年限的认定范围,将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或其他符合特定条件的技术公司的工作经历纳入考虑范围。二是建立长期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数据人才的活力。在评估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可行性的基础上,建议引入具体的制度规范,明确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程序和要求。允许和鼓励证券公司,特别是金融技术子公司,采取更灵活的激励机制安排。三是完善数据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专业人才建设。建议进一步丰富数字专家库,设计并推出高质量、专业化、实用化的数字专业课程,为员工提供更多的专项培训。支持证券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公司联合培养数字人才。
加强数据安全,坚守风险防范底线
一是加强数据安全技术应用,构建数据安全体系。鼓励证券公司和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加强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认证、数据标签、数据脱敏和安全审计等数据安全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数据安全标准的建立,加强在证券业数字化进程中的推广应用。二是加强数据安全管控,提升业务连续性保障能力。鼓励行业建立数据安全动态监控系统,增强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保持业务连续性的能力。建立健全行业数据安全通报机制,及时发现、预警、通报和报告重大数据安全事件和隐患。(中信经纬应用)
标题:中证协:鼓励证券公司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加大投入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