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31字,读完约6分钟

泉州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被誉为“海滨邹鲁”和“光之城”。西湖公园位于泉州西北部,靠近国家风景名胜区清源山,桃花岛位于泉州西湖东侧水域,占地约30亩。1999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建设西湖公园时,在主堤上规划了“桃花岛”。2018年初,西湖公园桃花岛建设及景观改善项目被纳入年度城市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方案设计。2019年初,该项目被列为泉州市重点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从开始到完工,经过一年的精耕细作,现已全面建成并向公众开放,这已成为市民赏花的一大特色。

福建泉州:“荒岛”摇身一变,“人文绿岛”闪亮登场

据了解,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多次听取项目汇报,并进行了现场检查和指导。与此同时,泉州市城市管理局组织成立了一个项目筹备工作组和一个古建筑园林专家组,重点关注项目设计和施工全过程管理。项目建设前期精心设计,围绕“闽南古建筑体系与布局、建筑体量控制、传统园林意境创造”等关键要素,组织了数十轮方案讨论和现场踏勘,并征求了泉州规划建设专家咨询组的意见,不断优化调整方案。设计持续了一年,设计手稿被30多份草稿润色;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筹备工作组将与古代园林和建筑专家组一起,加强过程控制,并对与古代建筑材料、传统技术和景观美化有关的重要事项以及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精益求精。它只有一棵树和一块砖那么小,每一个建筑构件都经过精心制作,以确保卓越的质量。精心选择闽南古民居建设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担古建筑建设、木雕和太湖假山护岸的建设任务;严格加工安装木材,分批送检,不合格木材退场。

福建泉州:“荒岛”摇身一变,“人文绿岛”闪亮登场

特色和亮点是丰富多彩的,闽南园林充满风味

桃花岛是湖中之岛,以绿色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在森林中适当地放置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创造出具有闽南特色的自然生态园林。在水边,亭台楼阁、楼阁、楼阁、走廊、亭台楼阁依水或依水排列,围成庭院空室。水边地势北高南低,建筑门厅位于南面,是庭院水景的主要入口。在岛的北面,有两个景观建筑,韩翔馆和春草堂,北面是西湖,南面是庭院。西方有“桃花源”,用来表演和展示闽南传统文化,如南音戏和提线木偶。这些建筑通过亭台楼阁、走廊、水榭和其他观景建筑串联在一起,这样人们就可以在水景的映衬下顺畅地回环。为了创造“山水林泉之乐”,池中的水是从东北太湖的假山——飞浦山的“山泉水”中引入的。庭院内水面约700平方米,入口由曲线桥、平桥和石拱桥分隔,表明水流活跃,流长。在水池的中央,人工假山岛屿堆积如山。这些岛屿树木繁茂,模仿了山脉和森林的趣味。公园的制高点有一个六角形的亭子,可以俯瞰整个庭院的水景。同时,水滨圈是由不同形状的岩石构成的护岸,点缀着传统的园林花木;在波光粼粼的水中,亭台楼阁、森林和石头相映成趣。庭院水景运用写意手法营造园林意境。游客走在其间,风景不同,令人赏心悦目。

福建泉州:“荒岛”摇身一变,“人文绿岛”闪亮登场

充分利用植物进行景观美化。闽南植物文化的特点是显著的

桃花作为主题植物在岛上随处可见,近千棵桃树被成片种植或点缀在庭院中,凸显了桃花岛的主题。当地的果树如石榴、杨梅、柚子和梨树,种植当地的树种如蒲树、香蕉、桂花和含笑,突出了闽南的植物文化和特色;在主花园路的古建筑入口大厅中,设计了一条以竹林为特色的步道,营造出竹径的意境;在古建筑的北侧,成片种植湿地松林和落叶冷杉林,建筑隐现在松林中,营造山与林的情趣;护岸上点缀着美人蕉、马蹄莲、鸢尾等水生植物,辅以云南黄心、马赛克高良姜和麦冬,形成多层次的滨水植物景观;岛上一年到头都有富有诗意和风景如画的植物。桃花径、绿色雨林、竹径、凤凰花雨、柳树画桥、湖山松林等。已经成为特色景点。活井、马槽、石磨和石缸也巧妙地与园林结合在一起,具有闽南传统园林的魅力。

福建泉州:“荒岛”摇身一变,“人文绿岛”闪亮登场

巧妙运用当地传统建筑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建筑布局全面采用闽南传统建筑风格,以闽南传统民居为主要建筑形式,在具有闽南特色的山墙上,通过“手拉手法则”的实践,演绎出连绵起伏的景观形式。结合亭台楼阁、亭台楼阁、拱门、石脊、长墙漏窗、石凳,融合燕尾脊、砖入石、红砖瓦、传统木雕、石雕、砖雕等泉州地方技艺,形成一种古朴、自然、典雅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的选择和细部装饰也是独一无二的。在建筑材料方面,大量从闽南传统民居中拆除的旧砖旧石被回收利用,典雅的白墙作为基础,延续了闽南传统建筑中红砖、白石和红砖的做法。外墙用红砖封闭,用山墙和燕尾脊装饰,建筑的外部装饰有丰富的砖雕和木雕。雕刻形式运用了泉州当地工匠精湛的工艺、流畅的线条和独特的造园意境,充分展示了泉州当地古建筑的巧妙、优美、优美、典雅的风格。建筑物的门窗也很有特色。庭院中使用了各种形式的门,如月亮门和水瓶座门,外部景观借用了围墙上漏水窗户的形式,创造了一种在平方英尺内干燥和安静之间的过渡。

福建泉州:“荒岛”摇身一变,“人文绿岛”闪亮登场

名人名言的文化嵌入使“桃花岛”繁荣起来

岛上的石拱门、碑石、亭台楼阁和古建筑都镶嵌着名诗名联,丰富了桃花岛的文化内涵。如:太湖石刻铭牌史静题字“桃花岛”,选自张瑞图(明代画家,泉州晋江);闽南四合院两侧的楹联“清云测幻,宣萱小昌阁秘释春”选自王仁堪(清光绪状元);“韩翔馆”的牌匾出自张建基,两边的对联是“兰亭”?《盘古寿康》选自易炳寿(清代画家);“春草堂”的牌匾来自左宗棠,而两边的对联“竹露炒茶,吹风吹尘,云童读画芭蕉雨和谭诗”,则选自林则徐(清朝大臣)、吴涛顾渠两边的对联“/きだ124240/Cui溥仪夏金柱秋水,斜日移歌管。为了进一步丰富桃花岛的文化内涵,一些书法展览和其他相关文化正在筹划之中。

福建泉州:“荒岛”摇身一变,“人文绿岛”闪亮登场

桃花岛已经成为“文化绿岛”。它的建成进一步丰富了西湖公园的文化遗产,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为泉州增添了一颗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园林“明珠”。(陈少峰苏建达)

标题:福建泉州:“荒岛”摇身一变,“人文绿岛”闪亮登场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