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36字,读完约2分钟
"红军第三次渡过赤水,就是在这里建一座浮桥."贵州省仁怀市遵义市茅台镇朱沙堡赤水河西岸,矗立着一座茅台渡口纪念碑。遵义长征学会仁怀分会会长穆胜凡说:“纪念碑旁边有一棵大黄桉树,是浮桥缆索的‘码头’。”因为敌机炸毁了大部分树枝,所以它已经不存在了。”
一九三五年三月十五日,鲁班昌战役开始后不久,前线指挥部接到中国革命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密电,要求红军两个工程连于十六日凌晨到达茅台至小河口,架设三座浮桥。红军立即意识到:“虽然中央政府让我们进攻鲁班场,但还有更大更重要的文章要写。”
16日清晨,红军教学营的两个工程连提前到达茅台镇,打败了贵州军侯部驻扎在茅台的一个连,迅速控制了茅台河东西两岸,掩护了工程桥。
我听说红军要来了,许多普通人(603883,临床股)举着红旗,燃放鞭炮来欢迎他们。不一会儿,临街的墙上就挂满了“欢迎红军到茅台”、“气死滇军,吓死黔军,拖死中央军”的标语。人们主动向红军派出盐船,工程公司的士兵为每艘收来的盐船预付30大洋的赔偿金。由于材料收集得很快,用不了多久就搭起了浮桥。
从16日到17日,中央红军从西面的茅台渡过赤水河,假装从北面过长江。蒋介石紧急调遣重兵遏制并想消灭川南的红军。
“中央红军第三次渡赤水的目的是为了动员敌人。它被称为“三个路口。”穆圣范认为,三次渡赤水是长征中红军军事战略由被动走向主动的转折点。正如毛泽东所说,只要滇军能够调出去,那将是一场胜利。
21日至22日,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采取秘密、迅速、坚决地出奇制胜的方针,在夜幕掩护下,再次东进,在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过赤水河,迅速渡过乌江到达贵阳。蒋介石赶紧从云南转移援军。
“在强大敌人的包围下,在短短7天内扭转战局的关键是让整个西渡赤水战役的游戏充满活力。”在遵义长征学会常务副会长黄看来,四渡赤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出奇制胜,是军旅生涯的光辉典范,变被动为主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布局设计:蔡华为
人民日报(2019年7月15日08版)
标题:四渡赤水变被动为主动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8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