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报纸《侨报》最近刊登了对洛杉矶总领事馆教育参赞陈准民的采访,陈准民参赞在采访中回忆了自己的留学生活,讲述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留学生和现在的留学生之间的巨大反差。
副本如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向美国派遣留学生以来,已经将近30年了。 30年前,中国一年派遣的留学生只有70,80人,现在每年从中国留学美国的人超过18万人,数量反差很大。 今天,中国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强国,但30年前,中国刚从“国家经济即将崩溃”中回头。 根据时代的不同,中国留学生的生活质量也不同。
30年前来美的第一感觉
1981年9月12日,陈准民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留学生之一到达洛杉矶。
对外开放初期,“西方”对中国人来说还很远。 短短16小时,这些中国知识分子就跨越了“鸿沟”来到了美国。 这对于陈准民,在这“文革”期间插入6年才上大学的一般知识分子来说,有点突然。
陈准民说:“我刚到美国,一切都很新鲜,感觉自己也是‘土’。”
当时,这些国家派遣的留学生,学费免费,每人每月发放400美元的补助金。 对改革开放当初的中国人来说,400美元是不小的钱,但对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来说,这些钱除了生活费,买教科书的钱不够。
“我记得当时有几个留学生并用了一本书”陈准民说,教授课上选的读物很多,需要复印。 一张十美分的复印资料对中国留学生来说是负担。 一个学期要几十美元。 这种读物的复印费可能比教科书高。 手里没有钱,这些早期的中国留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经常遇到困难。
“能留学,释放了因《文革》而被压抑多年的学习热情,心情高涨,学习本身很开心”陈准民对当时的留学生活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需要英语教师,联合国快速发展局( undp )向快速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协助培养。
当时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 ucla )在英语教师培养行业处于领先地位,陈准民作为国家急需的培养人才进入洛大。
为了省钱而拼命的留学生活
“房费最高,所以想办法节约房费。 ”。 洛杉矶附近的住宅租金很高,刚经历“文革”时期“国家经济几乎崩溃”的第一批中国留学生,没有支付高房租的经济能力。
在一个中国人的帮助下,陈准民竟然找到了房租不到一百元的房子。 在这不足十平方米的老房子里,陈准民和其他同学苦学了两年。 毕业回到中国不久,那所房子就因太老化而被拆除了。
在那个简陋的房间里,只有黑白电视机是花10元买的,其余的“家具”都是捡来的。 “捡到的床垫很柔软,是国内被称为“榻榻米梦丝”的床垫,那张床当时在国内的普通家庭里没有! ”。
陈准民每月租房费用约50元,伙食费和零花钱100元,除了书费和资料费外,每月还得节约100多元。 贫穷的陈准民知道这些节约的钱大有帮助。
有些中国留学生花了几十元买了二手车,另一些则花了200元买了二手车。 这些当时是“奢侈品”。
“马尾巴的功能”受到重视
当时的“文革”刚结束不久,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中国人,思想依然被困。 有学术意义但没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被称为“马尾的功能”(这个词来自“文革”时期的电影“决裂”)。 。 进入美国大学,教授强调研究需要原创,学术意义第一。
根据要求,陈准民写了一篇论述中国学生英语发音如何受到方言口音的影响的论文。 那是他自己调查,用第一手数据写的。
但是,受中国“文革”剩余思潮的影响,他认为这篇论文研究的是“马尾的功能”,不太在意。
出乎意料的是,教授认为这篇论文是“高度原创”,给了最高点a+,而且留下了资料! 这使陈准民感到非常意外。
既然教授留下资料,陈准民就把手头的论文原稿交给他,说:“给我留着,不要了。” 教授惊讶地说:“自己原创的东西该怎么办?” ! ”。
“美国大学强调批判性思维,强调原创。 ”。 这是美国高中教育给陈准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也是美国式教育和中国背书式教育的最大区别。
灰狗巴士月票游遍全美48个州
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实地看待美国是陈准民去美国留学时的两大愿望。 暑假他一个人拿着背包和行李箱去北美大陆旅行了。 40天来,他乘坐的灰狗巴士飞越了美国48个州、加拿大和墨西哥四个城市。 吃、住、旅行、加上各地的景点票,一共花了1000美元。
为了路上的安全,本来同学约好了一起去,1000美元当时是买三台顶级彩电的钱——出发前同学变卦了,陈准民不得不一个人出发。
陈准民回忆说:“那次旅行最大的支出是350美元的灰狗巴士月票。” 所有的行程都住在黄石国家公园,每晚15美元,没办法。 另外38天没有交住宿费。 “票在首都华盛顿的所有景点都是免费的,但在其他地方的博物馆要收钱。 整个旅行团的票共计2300美元。 ”。
“晚上坐车睡觉,中午下车游览”这是陈准民省钱的诀窍。 他的很多观光路线都可以“折回”前进,往来,节省住宿费。 例如,在纽约一整天都看不完,陈准民第一天在纽约玩,晚上开车去波士顿,中午在波士顿玩后,坐夜车回纽约。 陈准民中途有十套衣服换——夏天没有寒冷的问题。
“浴室都在车站的厕所处理。 ’据说灰狗巴士的乘客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多发生在厕所内。 因为进出这个厕所必须小心。。 “幸运的是,有些车站的厕所只能用票。 有些车站的厕所前面有保安。 ”。
吃饭当然没有钱去餐厅,中途陈准民经常放面包和水果处理问题。
出发前,买一叠明信片,陈准民去哪儿都要给洛杉矶的同学们寄一张,报平安。 如果没有收到明信片,同学们可以推测他在哪里出了事故,很容易报警。 他一边观光,一边和各种美国人聊天,视野开阔。
去旅行前的一集
陈准民说:“当时在美国的中国大陆留学生感觉像熊猫,是稀有的动物。”
在准备旅行之前,陈准民给加拿大领事馆打了电话,申请追加签证。 领事馆官员马上答应,约定和领事馆面谈。 人到领事馆后签证官发现陈准民是大陆留学生而不是台湾游客。 这在当时从美国申请签证的游客中非常少见。 担心他是否去了,签证官打算否认。 陈准民赶紧把“国际主义战士”的白求恩全部拿出来,签证官才勉强释放。
“到了加拿大领事馆后,我遇到了一群台湾游客。 ”。 他们得知陈准民是大陆留学生感到吃惊时,听到大陆人在海外实施“两人同行制”,怎么能一个人出风头? !
知恩图报:先还债再出来
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后,陈准民第一次航班回到了北京。 一起来的美女大约还有20%。 “我想留下的不是不可能,当时是抱着报恩的心回国的。”
出国前,陈准民从事的学校本来打算把他留给教师,但他当时的事务所和户口在陕西咸阳。 在困难的时候,学校把第一个留美的名额给他了。 学校方面认为,留学回国的话,户口进入北京的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学校给了我这么宝贵的出国机会,所以必须知道恩图报。 想再出国就要先回国,工作一会儿,还债再出去。 ”。
现在洛杉矶总领事馆的教育参赞陈准民,当年回到北京投入教育事业,几年后晋升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校长,担任了10年这个职位。
现在陈准民在区内主管留学生,经常访问区内各留学生学校,这给了他展示今天留学生生活和当年第一次留学生生活的巨大“反差”的机会。 (邱晨)
标题:【时讯】驻美领馆参赞:首批留学生的窘迫生活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jy/1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