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8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王旭光
我们之所以选择从二手电子商务平台上购买商品,是因为它们价廉物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商品质量低劣、货不对、退货难、退款难等。
根据互联网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二手电子商务发展报告》,38.2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二手商品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上买卖东西时遇到了消费问题。其中,热点消费问题主要是销售假货和卖假货、伪劣商品、消费者权益保护难、平台监管不到位、卖家虚报高价、欺骗买家、平台售后服务差、公开销售平台禁售产品、买家恶意换货。此外,二手交易平台存在的信任问题、交易问题和配套服务也制约着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商家“没有理由”,不支持无理由退货7天。
许多二手商品不支持7天内无故退货,一旦收到商品,平台往往不支持权利保护。对此,北京支林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认为,网上购物7天不合理退货制度,除特殊标识类别外,既适用于一手商品,也适用于二手商品。但是,如果交易双方事先达成协议,也可能支持交易不适用于不合理退货,这也是当前争议后的一个争议之处。另外,在二手商品交易过程中,买方的认知偏差可能是由于买卖双方沟通不充分造成的,类似的情况也容易引发交易纠纷。
其次,《电子商务法》已经实施,二手电子商务并不违法。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律师马策表示,二手电子商务也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电子商务法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销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商品或者服务,这是经营者的一般义务。如果平台知道存在非法销售行为,但未采取必要措施,平台也将承担相应责任。
与此同时,网络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孟慧欣表示,在《电子商务法》的监管下,无论是二手交易平台还是其他类型的直接或中介平台,在法律方面都没有特殊性。”8月31日颁布的《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未履行资质审查义务或未履行消费者安全义务的,将被处以罚款甚至停业整顿。我相信,在《电子商务法》的指导下,二手电子商务行业未来将迎来更加精细化的发展。”
马策认为,网上二手交易平台运营商以自己的名义进驻销售,被认定为非经营性交易,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导致卖家违法成本较低;同时,个人之间的交易标准不如商家那样专业,买家对二手商品质量的自然期望被削弱,卖家往往以“拍一个地方”的心态逃避交易责任。
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落入二手交易的陷阱呢?
网络经济协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利部的分析师姚建芳建议,二手交易平台上的买家应该尽量避免提前付款;选择商品时,必须注意对方的信用等级以及是否是实名认证,避免通过第三方通讯软件与卖家沟通;对方发送的交易链接必须仔细识别是否是钓鱼网站;选择一个你离线交易时熟悉的地方;收到快递后,你必须先检查货物,确认无误后签收。
此外,姚建芳表示,对于第三方交易的二手平台来说,提高卖家的准入门槛是重中之重,二手卖家的资质应该更加严格,买家的身份也应该通过实名认证。此外,该平台应加强对商品的检查,以确保商品是真的,并建立对出售假货的二手卖家的惩罚机制。
标题:二手交易,如何维护你的权益?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0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