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新光曹萍萍

记者胡志飞

九月的秋天,湖南省郴州市宿县区鳌山镇鳌山村迎来了丰收。新兴源农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丽华站在田埂上查看中稻收成。他捡起几个稻穗,数了数谷粒。金色的稻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他脸上灿烂的笑容。

特色贷的“红利”

李丽华公司是市级著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近2000亩。对他来说,回家创业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周围村民确保生计的“钱袋”。

14年前,高中毕业的李丽华“漂南”去深圳海吉星农贸市场卖菜。他工作了三年,掌握了销售渠道、种植技术和网络资源。在湖南益阳发展蔬菜生产后,他最终决定回到家乡郴州创业。

特色贷的“红利”

李丽华有创业的“精神”,因为他家乡的好天气和地理位置。他在敖上村转让了1230亩土地,包括400亩水稻和700亩玉米。然而,资金短缺已经成为他追求现代农业梦想的“路障”。

特色贷的“红利”

这一变化发生在2018年。"美国广播公司的客户经理告诉我,公司可以申请贷款."李丽华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当时村里到处都是“贷款特批,带来幸福”的口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色贷的“红利”

李丽华口中的“特色贷款”是中国农业银行郴州市分行创新推出的“三农”金融普惠产品。该行行长姚凯波表示,之前,由于农业资产评估、监管和处置困难,金融机构想放贷却不敢放贷,种植者需要贷款却得不到。在这种创新模式下,中国农业银行牵头调查审批,湖南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担保,解决了种植户的大问题。

特色贷的“红利”

“简单、快速、方便。”成功获得110万元贷款的李丽华对“专项贷款”进行了点评。“过去,贷款程序仍然非常繁琐。这一次,通过中国农业银行提供了借款人的相关信息,并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获得了资金。”

特色贷的“红利”

记者了解到,“专项贷款”是基于包容性原则,贷款年利率由传统的6.525%下调至4.35%。如果用于农业生产,每年还可以享受相关的政府补贴。

"贷款、种子、化肥、劳动工资、庄稼人、收割机、喷灌设备,都解决了."李丽华说,他的基地以机械化和集约化生产方式种植玉米、水稻和蔬菜,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大多数体力劳动者都是贫困家庭的劳动者,他们在周围地区建立档案和卡片。去年,基地实现产值980万元,净利润100多万元。安排12户18人就业,每人增加收入1.5万元。

特色贷的“红利”

在李丽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实体通过“专项贷款”获得分红。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农业银行郴州市分行“专项贷款”已发放贷款4.8亿元,实际发放贷款3.2亿元,惠及315个村的470个新的农业经营主体。

特色贷的“红利”

“除‘专项贷款’外,我们还创新推出了‘粮食贷款’、‘养猪贷款’、‘油茶贷款’等一系列‘惠农电子贷款’产品,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实现政府、银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户的共赢。双赢。”姚凯波表示,得益于一系列金融创新,沉睡的土地资源正在加速催生产业活力。2018年,郴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51亿元,2019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84.7亿元。(张乐制图)

标题:特色贷的“红利”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