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展望明年,专家表示,从民生、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三个维度来看,高质量发展有足够的增长动力和信心。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消费增长空厅
“中国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从中等收入国家转向高收入国家。”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说。
“中国经济的许多潜力尚未通过国内经济的结构调整得到充分挖掘。中国经济有足够的弹性和耐力来抵御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说。
中国经济的潜力在哪里?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石成认为,“人民财富”和“国力”是两个值得关注的维度。
其中,就“人民财富”而言,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表示,根据国家标准统计,目前中国有4亿中等收入群体,如果我们能够挖掘并帮助4亿人上升到中等收入水平,中国将有8亿中等收入群体。“到那时,中国的国内需求将是巨大的,其经济基础将是极其坚实的”。
展望未来,石成建议,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养老医疗市场化改革等措施,应着力解决“一老一小”的深层次问题,这有利于将老龄化的长期压力转化为多层次服务消费发展的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09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0%。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就扩大消费而言,中国传统产业仍有巨大的市场。为了刺激消费,产出可以增加,经济可以稳定。
“双手抓”提高生产力
制造业投资有望反弹
除了“人民的财富”,还有“国力”。今年以来,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产业升级动能继续增强。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月到11月,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1%,增速比总投资高8.9个百分点。高科技制造业投资增长14.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在建设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谈到未来制造业供方改革的方向,杨伟民表示,应该“两手抓”,淘汰落后产能,扩大优质产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芳认为,“大风大雨”的生产力提高阶段已经过去。以就业为基础,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力度和时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包容性,加大政府支付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力度。
中信证券(600030)(港股06030)首席经济学家朱表示,预计明年制造业投资将小幅反弹至较低水平,随着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的增加,高技术产业的高投资热潮将持续,新的动能将继续聚集,这也将有助于经济更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推动基础设施投资
“进一步放松资源流动约束,推进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主要方向。”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说。
张明认为,激活中国新一轮区域一体化,促进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进一步融合,消除地区间各种壁垒,打造交易成本较低的全国市场,不仅是中国经济确保持续增长、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证,也是进一步盘活消费引擎、促进消费持续升级的重要举措。
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军认为,在从东部地区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可以在加强基础设施补短板、吸引人才的背景下,逐步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区域经济发展将刺激基本建设投资。张军表示,在持续城市化进程中,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投资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预计明年基础设施投资将从传统和新兴两个角度支撑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4%-5%。”张军说道。
标题:三维度看经济增长动能:服务民生 产业升级 区域一体化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