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融技术将何去何从?央行提出了六个重点发展方向,如引导金融机构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金融应用申报全覆盖。据央行官方网站12月30日消息,在日前召开的央行金融技术委员会会议上,央行强调,2020年要坚持发展与监管“两手抓”,继续推进金融技术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会议主要研究部署了2020年金融科技的六大重点任务。从排名来看,“跟踪落实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引导金融机构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发挥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帮助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被摆在首位。
苏宁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孙杨今天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表示,引导金融机构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数字转型是最直接的攻击。从组织结构层面来看,有必要加大对金融机构的引导。例如,一些银行最近设立了数字财务部、金融科技部和金融科技办公室等。央行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机构的能力和质量。
随后,会议提出要加强金融数据治理,加快企业相关信息的安全共享,促进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规范利用,提升金融服务惠民能力。孙杨说,企业的数据存在于各个政府部门,数据共享非常困难。央行敢于咬紧牙关,推动企业数据共享,这对金融机构有利。
除上述两点外,从排名来看,第三至第六个重点方向是:第三,加强金融技术监管,引入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和区块链等一系列金融技术监管规则,发挥标准规则和测试认证作用,构建涵盖行业监管、社会监管、协会自律和机构自治的金融技术创新管理“四道防线”。第四,加强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多层次、系统化的金融技术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态势感知、分析、评估和预警处置水平。五是推进金融应用申报全覆盖,规范开放应用程序界面管理,提高网上金融服务渠道安全应用水平。六是推进金融与技术生产和使用的对接,加强金融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研究和成果转化,提升先进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能力,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和技术动力。
“重要科学技术委员会已经整理出来了。第一点和第六点是关于发展。其中四个是谨慎监管。作为央行,要实现这些目标,坚持的原则是“稳步前进”,一步看一步,三步看一步。”复旦大学张江研究所教授、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文军今天对《北京商报》说。
值得一提的是,推广金融应用申报全覆盖的表述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孙杨指出,金融应用是众多非法金融的高发渠道,控制金融应用是控制非法金融的源头。重要性不言而喻。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前,12月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移动金融应用备案管理试点启动会议。来自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支付等领域的首批23家试点机构参与了移动金融应用的备案申请。12月12日,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出席活动时表示,“后续要加快推进注册制度,加强对金融类应用的评估和认证,同时要与相关部委对软件商店采取联合措施,及时采取措施清除不符合要求、存在重大风险的应用。”
回顾2019年,中央银行全面推进,取得了许多突破,推动了金融科技工作的新局面。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指导。8月22日,由中央银行正式公布的金融技术发展计划(2019-2021)最终给出了这一领域的顶层设计。当前,金融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业务边界逐渐模糊,金融风险传导突破了时间空限制,给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和金融稳定以及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今年以来,央行还努力完善金融技术监管的基本规则体系,打造包容、稳健的金融技术创新监管工具。组织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引导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质量和效率。同时,金融技术产品将纳入国家统一认证体系,标准的实施将作为加强金融技术安全质量管理的手段。
12月5日,就在中国央行高层设计发布三个月后,中国央行宣布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由北京牵头,中国版的“监管沙箱”正式启动。今年以来,北京对监管沙箱的探索也在全速推进,西城区有望率先试点。
2019年10月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央银行发布了《金融技术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和《金融技术产品认证规则》,公布了纳入《金融技术产品认证目录》的首批11种产品和金融技术产品认证的基本认证模式。
“监管的原则是‘宽容和审慎’,宽容给空留下了金融技术创新的空间,但它并没有放弃传统的审慎监管方式,如‘四条防线’。”会议中提到的数据治理和金融技术风险治理实际上是监管技术的创新,是金融数字化中审慎监管的创新。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器。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是其首要任务。提出包容性监管是对金融技术创新的极大鼓励。”陈文军说。
标题:央行划定金融科技六大方向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