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84字,读完约9分钟
在市场崩溃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回购行为备受关注。据统计,本年度共有532家公司宣布回购股份,回购金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269家公司履行了回购“承诺”,占50.56%。记者注意到,回购金额较高,回购完成率超过50%,成为上市公司当年回购行为的突出特征。然而,一些公司被怀疑“忽隐忽现地回购”,一些公司对以低于50%的回购价格“给予高管好处”表示怀疑。
在这一年中,532家公司宣布他们将回购超过50%的股份来履行他们的“承诺”
8月6日晚,永新股份有限公司(002014)发布公告。截至目前,公司已通过集中竞价回购1007.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最高成交价为7.59元/股,最低成交价为6.47元/股,总价款为7006.91万元。永新股份有限公司去年12月3日宣布,拟回购股份金额不低于7500万元,不超过1.5亿元。
在沪深两市股指纷纷下跌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股票以稳定股价备受关注。根据同花顺的ifind(300033)统计,截止8月6日,沪深两市共有532家公司宣布回购股份,占两市3668家公司的14.50%;其中,回购金额超过1000亿元,269家公司履行了承诺,占50.56%。
就回购金额而言,221家公司已回购超过1亿元人民币。其中,伊利股份(600887,诊断股份)、平安(601318,诊断股份)、招商局蛇口(001979,诊断股份)、美的集团(000333,诊断股份)、陕西煤业(601225,诊断股份)、中联重科(000157,诊断股份),其中,伊利股份、招商局蛇口、美的集团、陕西煤业、中联重科和分众传媒已完成回购。
截至目前,美的集团回购金额最大。今年1月,公司完成了本年度首次回购,回购股份95,105,015股,占去年底总股本的1.4274%,共支付约40亿元。上述回购计划完成后的一个月,美的集团迅速启动新一轮回购,计划回购不超过1.2亿股、不低于6000万股,预计回购金额不超过66亿元。此后,美的集团开始实施回购计划。截至8月初,公司回购股份60,252,129股,占总股本的0.8664%,共支付约31亿元。根据公告日期,美的集团的回购金额是今年最高的,达到72.5亿元。
其次是伊利股份,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24日,伊利股份已回购公司股份182,920,025股,占总股本的3.00%,实收资本总额为57.93亿元。此前,伊利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回购的股份数量不少于151,953,191股(回购公告日占公司总股本的2.50%),不超过303,906,380股(回购公告日占公司总股本的5.00%),均表明伊利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回购规模超过了计划的下限。
中国平安也花了50多亿元回购。8月1日晚,平安宣布截至7月31日,公司已回购5759万股a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15%,共支付5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此前,平安宣布拟以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不高于人民币100亿元、不高于人民币101.24元的回购价格回购公司a股(因现金分红,自2019年5月23日起调整为不高于人民币100.14元)。目前,平安已触及50亿元回购计划的最低值,仍有50亿元/房/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
一些公司被怀疑“捏造”回购
2018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公司法》关于公司股份回购的规定,明确规定在六种情况下,公司可以购买其股份。随后,沪深股市宣布回购上市公司股票的情况继续出现。今年1月11日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实施细则》,以防止“虚假回购”。然而,“软糖”回购仍在闪烁。
8月5日,深交所向蓝盾股份发出关注函(300297,股票咨询)。该关注函指出,蓝盾去年11月披露的股份回购计划没有进展,但实际控制人董、在此期间多次减持股份。深交所要求蓝盾解释回购至今未实施的原因,回购计划是否是“傻瓜式”回购,回购信息是否被用来投机股价,以配合控股股东和董事会的减持。
该关注函提到,2018年10月20日,蓝盾信息披露了“公司股份回购激励员工计划”。11月28日,《公司股份回购报告书》披露,拟在12个月内集中竞价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超过8000万元,不低于4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每股8元。但回购报告披露后,蓝盾信息的股价长期低于8元,截至2019年7月31日,回购尚未实施。
记者注意到,自蓝盾披露股份回购计划以来,仅4个交易日该公司股价的收盘价就高于8元,大部分时间都在8元以下。本公司不具备实施回购计划的条件,但在此前披露的回购进展中,本公司未对未实施回购的原因做出具体说明。与此同时,回购计划公布后,包括蓝盾股份实际控制人董、在内的许多人多次减持。
关切函指出,2018年11月29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柯、董事、副总裁黄等9人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减持公司股份49.09万股,其中7人为公司现任董事;自2019年3月21日至7月29日,公司控股股东兼实际控制人柯宗贵、柯减持股份22,587,191股。
蓝盾股份在披露回购计划时表示,此举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回购股份将作为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但实际控制人董、的减持行为似乎并不支持这一说法。深交所对此也表示关注,并要求减持主体解释减持的原因,以及减持行为是否符合回购计划和报告中所述的回购目的“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
记者还注意到,今年以来,蓝盾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柯和柯宗贵分别于3月21日、5月27日、6月19日、7月3日、7月4日(两次)和7月23日减持股份,平均减持价格最低为5.40元,最高为6.68元。3月21日至7月23日期间,公司股票价格最高为8.65元,最低为5.34元,平均价格为6.91元,与回购方案发布前后相比相对较高。
内部人士指出,回购是近年来美国股市持续看涨的原因之一。随着a股市场回购规模和力度的明显增强,对上市公司股价的提振效应将逐渐显现。然而,投资者应该小心那些打着回购旗号欺骗自己眼睛的上市公司。
伊利回购股份是为了股权激励、低标准评估、半价购买股份以及涉嫌利益转移
8月6日,开盘下跌5%的伊利股份(600887)迅速触及27.8元,接近跌停板,然后继续横向振荡。截至收盘,伊利股价下跌8.8%,至每股28.1元。同一天,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公司普遍表现稳定,五粮液(000858)和其他公司也逆市上涨。是什么导致伊利股价相对市场下跌如此之多?
这可能与伊利股份回购的股票价格被用作股权激励有关,但较低的评价指标和涉嫌以半价购买股票的利益转移。8月5日晚,伊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目标共授予约1.8292亿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3.00%。激励目标包括474名在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等。奖励价格为15.46元/股,奖励股票来自公司主动回购。
我们应该知道,伊利股份的平均回购价格高达31.67元/股(总成本为57.93亿元),而赠与价格仅为15.46元/股。赠与价格的平均回购价格低于回购价格的50%。如果以目前的价格出售,这474人相当于23.13亿元的净利润。
更重要的是,伊利拥有5.6万名员工,这意味着该奖项的比例仅为0.85%。可以想见,这种股权激励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474个股权激励目标中,只有伊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刚能够以不到50%的价格获得6080万股的股份。占激励总额的33.24%,两位副总裁刘春海和赵成夏各获得1000万股,其他469名核心人员分享55.34%的激励股份。
用上市公司的钱以高价回购股票,然后以低于50%的价格向公司高管提供“福利”。一些投资者对伊利股票的操作感到愤怒:为什么他们可以以50%的价格购买股票?这显然是一种利益转移。很明显,二级市场没有买入,导致伊利股价6日大幅下跌。
此外,股权激励的绩效评价指标为:基于2018年净利润,2019-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18%、28%、38%和48%,2019-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设定为15%。后38%和48%的增长率似乎很高,但它们都是基于2018年的业绩,而不是前一年的业绩,公司未来五年的业绩平均增长率只有9.6%左右。在过去的五年中,其净利润增长了约15.1%,因此伊利实现其业绩似乎并不困难。
2018年从伊利股份中扣除的非净利润为58.78亿元,该股权激励的成本将在以后的计算中扣除,这使得本身并不困难的业绩指标变得更加容易。只有474家超过5万人的大公司获得了1.83亿股的50%的股份,所以很难不让人们去猜测乳业这匹大白马背后的“斤”。
回购金额超过3亿元、持股比例超过2%的公司
标题:年内回购金额逾1000亿元 超半数公司已兑现回购“承诺”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