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酝酿已久的《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督暂行办法》和《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相继出台。这些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性文件已经成为保险业监管框架和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监管缺陷和法律法规拼图的不断完善,一系列制约保险业规范发展的硬约束正在形成。
自去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以来,保险行业监管部门一直在努力“设围栏、定规则、促合规”。在保险回报的基调下,牢牢抓住了保险企业公司治理的牛鼻子。监管体系的设计覆盖并渗透到股权治理、关联交易和市场行为等公司治理的各个层面,初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监管体系框架,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竞争秩序。
在此基础上,保险业开始了一个定期和强有力的监督周期,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也在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合规管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只有培养合规意识和文化,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否则违规成本将会增加。事实上,从监管机构今年披露的罚款和各种简报来看,市场混乱状况已有很大改善。
从监管互补不足的角度来看,许多新出台的监管文件都指向了保险机构的公司治理。前中国保监会几年组织的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现场评估中,中小保险企业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关联交易和股权治理的有效性存在问题。
公司治理不仅是保险机构管理的中心,也是监管制度设计的基础。归根结底,必须加强公司治理,建立硬约束。从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合规促进公司治理、通过公司治理防范风险的明显意图。
同时,保险业监管突出了“渗透监管”的原则。一方面,为了防止公司治理失败,避免保险公司的短期逐利行为和粗放式发展,近两年来,监管部门在股权结构、关联交易、内部控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政策设计。,旨在鼓励和督促保险公司建立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激励和约束机制;另一方面,针对保险公司关联交易、银行保险等隐性风险和溢出环节,通过渗透识别各种潜在风险,特别是加强对保险公司市场行为的监控和检查,进一步优化监管效率。从安邦集团的风险处置到大佳保险集团的成立,可以看出监管部门正在引导和督促保险公司加强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
保险企业产品结构的转变、资产负债管理的优化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加强,表明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已经形成,也意味着行业监管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保险业从大规模向高质量过渡的时期,有效的监管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保证。就保险公司而言,尤其是处于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压力下的中小保险公司,虽然在短期内会感受到转型的压力和痛苦,但从长期来看,合规管理将促使保险公司提高风险控制,练好内功,拥有更稳定的经营战略,增强抵御风险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调整周期中站稳脚跟。
也就是说,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保险机构的严格监管和强有力的内部控制,积极进行调整,推进合规建设。去年以来,《保险机构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保险代理业务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的出台,表明公司治理和业务管理方面的监管规定更加细化。一方面,监管上的缺陷和空·怀特被填补;另一方面,它使保险机构的运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增强了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可操作性。此外,监管部门继续着力优化资产负债、流动性和偿付能力等监管指标体系,如调整寿险行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等。,并正在为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建立全面而详细的监管政策体系。
在逐步完善的政策框架下,我们可以标本兼治,实现真正的“刮骨解毒”。一方面,监管体系的壁垒越来越严,另一方面,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也越来越严厉。在这样的政策环境和市场转型期,保险机构必须把合规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回报安全的源头,采取长期稳定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客户为中心,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空的发展,使整个保险市场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变得越来越稳定。
标题:行业转型期险企应大力推进合规建设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