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50字,读完约5分钟
2018年,武汉将实现高水平发展,增速不会下降: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4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速将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液。
2018年,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金融工作战线坚持稳中求进,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多项核心指标闯入副省级城市前三名,企业上市取得新突破,实现了金融发展和金融生态的“双重稳定”,成为武汉优质发展的助推器。
“最新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武汉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六,比去年高一位,在中部省会中排名第一。”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局长刘立新表示,武汉正在大力推进中央金融中心建设。
一些指标引人注目,核心地位得到巩固
金融业增加值是衡量一个地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标。2015年通过的《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总体规划(2014-2030)》提出了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的目标。
数据显示,2017年武汉金融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后,2018年武汉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233.3亿元,比上述计划提前两年实现。
从增速来看,2018年武汉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位居三大副省级城市之列。
有不止一个引人注目的指标。
截至去年底,武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270.77亿元,同比增长18.05%;各类外币存款余额26331.62亿元,同比增长7.48%。存贷比达到107.4%,在19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企业上市取得新突破。去年,该市有9家新上市公司,其中中国有5家,在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目前,全市共有79家上市公司,其中国内上市公司58家。
保险业的j型逆转。截至去年12月底,在新的监管规定导致寿险业务部分产品竞争力减弱的情况下,特别是全险等寿险业务拓展有限,保费收入621.02亿元,同比增长12.09%,增速位居三大副省级城市。与去年第一季度的负增长和上半年4.62%的增长率相比,逐月呈现正趋势。2018年,武汉市地方财政局加大金融招商力度,实施优惠招商政策,引进国华人寿等8家金融机构在韩设立总部和地区总部。目前,武汉有300多家特许金融机构和1700多家类似金融机构。
坚持“去虚拟现实”,帮助私人小微
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私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是主要目标。
2018年,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积极引导银行和金融机构实施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类贷款增速,贷款数量不低于去年同期。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两增两控”要求,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推进融资对接。截至2018年底,全市小额贷款余额4972亿元,同比增长17.92%,贷款增加12300笔,达到112500笔。
加强银企联系。去年,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会同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在中国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上筛选和推广了30多家核心企业注册,为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全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2018年,共完成融资交易1693笔,融资金额1309亿元。
此外,在准确帮助贫困人口的财政援助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克服困难。完善扶贫小额信贷“4+3+3”工作模式,对信用等级在60分以上的贫困家庭的贷款需求,履行“还清全部贷款”的责任。
截至2018年底,全市扶贫小额信贷贷款9611.3万元,贷款1464笔,分别是2017年初(4550万元,850户)和2017年(2507万元,296户)目标的2.11倍和1.72倍。3.83倍和4.95倍,超出目标任务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特色金融
技术和金融,绿色金融,自由贸易区金融。2018年,武汉金融发展亮点频出。
着力推进科技和金融创新。去年,汉口银行与多家投资机构联手,成立了武汉首家“投贷联盟”,以投贷联动为核心,探索“股债联动、资本智能结合”模式,更好地为区域科技企业服务。三家投贷联动试点银行与30家境内外投资公司合作,支持129家科技企业,投贷联动贷款余额11.7亿元,同比增长84.6%;相应投资41.2亿元,同比增长27.4%。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市23家中资银行科技贷款(含票据融资)余额为2057.21亿元,同比增长121.18亿元,同比增长6.26%。
着力推进绿色金融实践。去年,武汉市地方财政局积极寻求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将绿色信贷纳入年度重大改革项目。督促辖区内银行业成立专门小组,广泛收集信息,加强项目储备,跟踪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稳步推进绿色信贷工作。截至2018年12月底,银行业共发放绿色信贷2065.34亿元,同比增长17.11%。
重点推进自贸区金融试点。积极推进湖北自贸区武汉地区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金融服务功能,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目前,该计划已上报银监会。
标题:武汉:奋力迈向中部金融中心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8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