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7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是新中国诞生70周年,也是中国保险业恢复运营40周年。为促进中国保险文化发展,支持北京公共文化建设,阳光保险集团计划在北京通州区金融商务园区建设中国(北京)保险博物馆,规划面积2800平方米。
8月14日,阳光保险集团举办的“中国(北京)保险博物馆展览大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保险报》、首都博物馆、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为博物馆的筹备工作提供建议。
据报道,在建的中国(北京)保险博物馆定位为保险专业的教育基地、保险业的研究平台和国内外保险同行的交流平台。这是中国第一个由企业投资的基于全球视角的专业博物馆。建成后,博物馆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阳光保险集团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立志为中国保险业的历史研究做点贡献。这一次,集团决定建设中国(北京)保险博物馆,并将博物馆选址在公司的备份中心——通州金融商务园区阳光金融城。它还以实际行动贯彻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并向中国保险业赠送了40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礼物。
博物馆筹建负责人介绍了博物馆筹建的基本情况和展览大纲的编制情况。目前,展览大纲行业部分的编写工作已经完成,涉及60,000余字、2,174幅图片和1,069件行业藏品,包括三个基本展览:“古代溯源、保险思想启蒙”、“全球历史、世界保险史”、“向前看,中国保险史”和“春风·雨·保险·教育专题馆”以及“艺术花园·刘放保险·艺术专题馆”。同时,在2016-2017年,阳光保险集团还制作了纪录片《口头保险史》,共两个人物44人博物馆部始终坚持“结构科学合理、单元段落清晰、展示元素齐全、表现突出、文字简洁明了、画面高质量清晰、形体丰富、创意巧妙结合”的原则,力求从高位置、多角度、全方位向人们展示保险业的辉煌发展史。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严鹏飞指出,博物馆是保险文明的物质载体,保险业博物馆的建设不仅是行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一是工业博物馆的建设要体现特色,二是城镇博物馆的珍品要落实好。针对展览大纲,他提出了三点指导性意见。首先,在中国保险发展史部分,他补充了红色根据地保险业的相关内容。第二,在“中国保险思想的启示”部分,应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老子《道德经》论及“天道,损有余,补不足”;《逸周书·周书序》记载了周文王“患大荒,求救苦分灾,大远征”,这是早期最简单的保险思想。
北京文物学会首席专家崔指出,要明确三个定位:一是博物馆自身的定位。博物馆不仅是展示阳光保险集团的窗口,也是展示中国保险业的窗口;它不仅是保险业在职人员培训的教育基地,也是普及保险知识的基地。第二,表达的取向。建议基本展示部分采用编年风格,特殊展示部分采用编年风格。三是主题定位,保险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强国梦想的必由之路。第四,受众定位,由于保险博物馆具有普及保险知识的功能,建议表述尽量生动、简单、规范,尽量少用专业术语。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郝建议,在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阳光保险不仅要突出自身,还要注意吸收国际和国内的内容。在建造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中国保险协会第一任秘书长李东生提出,在准备展览大纲时,有必要清楚地说明来龙去脉;在实物展示中,我们应该不断丰富展品;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特别是要突出保险业近2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李玮教授认为,博物馆的建设对行业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记录行业本身的发展历史,还可以让更多的人接近和了解行业,与行业内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互动。
上海财经大学博物馆助理馆长徐斌结合自己的经历,从空博物馆的利用、主题设计、保险发展史的时间表、保险发展典型历史人物的选择标准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筹备博物馆的经验。
阳光保险集团表示,他们一定会把这些宝贵的建议融入博物馆的设计中,把博物馆建成中国保险业的文化地标。阳光保险自诞生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推动保险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自2016年以来,阳光保险集团赞助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大型纪录片《口头保险史》,为许多解放前从事红色保险的老前辈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图像。
标题:展现保险业辉煌历程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