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0字,读完约4分钟

说到信用,很少有人把它与“责任”联系在一起。作为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主体,借款人和贷款人是最基本的“底线”。然而,这里提到的“责任”不仅具有遵守商业规则的合理性,而且还具有坚持契约精神为对方或多方考虑得失的感性成分。

如何理解“负责任”的信贷

从需求方来看,借款前是否有明确的还款责任感是其“责任”的基本点。换句话说,“责任”的前提是需求方是否有真实的资本需求,是否有按照协议偿还的意愿和能力。最近,江西省一家农村商业银行披露了141名学生的个人信息,原因是学生贷款没有按照约定的还款时间偿还。双方各持己见,但至少有一个共识,即资金金额不应作为履行的“借口”,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是其基本责任,这是基于双方的“代码意识”。

如何理解“负责任”的信贷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一个朋友来找他帮忙,看他是否能帮助一个县的农村商业银行,因为他多年前为他的兄弟做了贷款担保,但贷款没有如期偿还,导致他被列为不值得信任的人,不能乘坐高铁或飞机。如何适应这件事?当然,他只能自己偿还贷款。

如何理解“负责任”的信贷

显然,借款人应该认真对待借款。换句话说,我们应该知道借钱不是那么容易的。目前,到处都有借钱的广告。借款环境似乎非常宽松。事实上,在宽松的背后,借贷双方都有巨大的风险。违约风险和社会信用风险并存。然而,借款人的不忠实会分散信用风险,导致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

如何理解“负责任”的信贷

从供应方的角度来看,传统银行对任何性质的贷款都有完整的保障机制。这似乎是传统的,但已经验证了数百年,资本风险通常是可控的。但在这种可控性背后,实际上可能会出现“信用伦理”。这种“信用伦理”包括信用对借款人的影响。良好的信用会给个人、机构和社会带来什么?不良信贷会导致什么问题?

如何理解“负责任”的信贷

有些人认为没有好坏之分。换句话说,金融本身不是好是坏。然而,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信用伦理”需要各方关注。

如何理解“信用伦理”?笔者认为“信用伦理”属于道德范畴,也属于行为规范。如果供应商借钱给明显缺乏或没有还款能力的主体,则违反“信用伦理”原则;同时,一个根本不准备偿还贷款的主体借钱也破坏了“信用伦理”的规范。

如何理解“负责任”的信贷

目前,有一种趋势是,银行机构对资金需求方的洞察被认为过于传统,或者缺乏创新意识。然而,银行本身是最传统的金融组织形式,因此银行突破自身体制、进行所谓创新所面临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它所面临的是自身形成的“道德标准”。笔者不排除任何有利于银行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市场创新,但信贷本身是一项非常传统的业务,不会有太多的创新。

如何理解“负责任”的信贷

让我们看看目前从外部借钱的在线借贷平台。金融机构的特许经营是底线,负责任的信贷应遵循“信用伦理”的要求。平台提供的借贷产品基本不考虑“伦理”。无处不在的贷款信息给了许多人一种错觉。所谓的“常规贷款”似乎是一种人为的“常规”,但借款人愿意按照这种“常规”借钱。借款人想还钱吗?或者,想靠自己的能力偿还这笔钱?说到校园贷款,一个大学生可以同时从十几个平台上借钱。有什么问题吗?大学生是成年人,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然而,公众舆论将一致谴责该纲领,这当然应该受到谴责。但是借钱的人难道不应该承担责任吗?

如何理解“负责任”的信贷

“负责任的”信用是基于“信用伦理”的指导方针和规范,但这些指导方针和规范不需要说教就能做好。良好的金融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相辅相成。金融创新不是回报金融的本质,回报金融可以通过在信贷产品前面加上不同的名称来炫耀。好的金融应该服务于实体经济,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支持良好的经济和金融秩序。这需要金融机构、员工、社区、政府、参与者等。遵守金融交易和金融活动的底线,把“责任”放在“交易”之上,尽自己的职责创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标题:如何理解“负责任”的信贷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0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