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49字,读完约8分钟
大数据智能风险控制行业面临洗牌。不规则的小平台有望被淘汰
最近,杭州、上海等地的一批大数据智能风险控制企业被警方查处,大数据行业一度如火如荼。一些与现金借贷行业关系密切的大数据公司和借贷平台已暂停业务,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也缩减了业务规模。
业内人士分析,经过这一轮整顿,大数据智能风险控制行业将重新洗牌。一些规模大、技术力量强、合规要求严格的大数据风险控制机构将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一些以低价抢占市场的不规则小平台将退出或转型。
风险控制服务提供商受到重创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此次风暴中对魔蝎科技和红心宝的调查原因与用户信息爬行(即使用“爬虫”技术)和违反用户数据参考服务有关。据公开信息,魔蝎科技已经推出了与爬行动物相关的应用产品,可以快速获取用户基本信息、贷款金额和风险控制数据。
同登科技的爬行动物部门也听到了解散的消息。该公司的一位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的爬虫业务计划在2018年进行调整,整个平台在2019年3月下线,业务团队将其消化到其他团队。”“目前,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智能金融风险控制技术服务的出口,而爬虫只是业务的一小部分。公司获得的数据是客户(合作金融机构)合法授权的数据,如游戏、社交活动和航空业。最大的合作机构是银行、保险和特许消费金融公司。”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金融技术的发展,用户的金融行为是在线的,这就产生了大量的结构化数据,除了传统的信用数据,如工商税务、水、电、煤支付等。这些数据库是缺失的,但在贷前审核、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方面对银行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作用。因此,在早期阶段,银行将与他们合作开发一些新的业务模式。”华东某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近年来,该行自身的大数据风险控制产品和金融技术应用逐渐成熟,并逐渐放弃了最初的合作模式。
“爬虫技术有利于挖掘数据价值,它是中性的。然而,一些第三方数据公司在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过程中保留了一些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售给第三方消费信贷公司,甚至是现金贷款和“高电池”公司,这使得用户数据被滥用。这触及了合规的底线。”上述来自华东某城市商业银行的人士告诉记者。
大数据智能风险控制的安全风暴突然开始,后续影响仍在发酵。“监管当局这次必须监管这个行业。一些与现金贷款行业有密切联系的大数据公司和贷款支持平台已暂停业务,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也缩减了业务规模。”华东一家大数据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剑指高利贷
而超盈利贷款平台“这种大数据整改不是一刀切的做法,主要针对一些大数据提取和应用违规,比如为一些不合规的高利贷和超盈利贷款平台提供数据和风险控制服务。”苏宁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薛洪言向《证券时报》表示,高利贷和超额利润贷款已多次被禁止,这与一些第三方大数据技术公司非法提供金融数据和风险控制服务有关。没有这种支持,高利贷和超盈利借贷平台将在反欺诈和风险控制业务操作中面临巨大挑战。
“如果没有用于风险控制支持的爬虫数据,一些现金贷款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要么减少其配额,要么停止其业务。在那之后,一群这样的公司将会消亡。毕竟,建立一个完整的风险控制系统需要数千万美元。”北京一家大数据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受影响最大的是现金贷款平台."一位负责消费金融平台风险控制业务的高管告诉记者,在风险控制过程中,消费金融公司可以通过审核用户的综合资质和黑名单、因子验证、消费记录等其他数据进行访问。相比之下,现金贷款平台应用用户的信用资质相对较差。“只要你爬行用户的通信记录将近半年,你就可以得到用户的共同联系关系,而用户基本上没有秘密。因此,可以看出,在一些恶意收集事件中,它是直接轰炸用户的通讯录联系人。”
华东某网上贷款平台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网上贷款平台主要是一个自建的风险控制模型,访问外部数据是用于辅助查询。此外,在互联网金融业兴起之初,拓展网上零售业务的银行机构也将选择与第三方大数据风险控制公司合作,交叉验证数据,丰富风险控制维度。
因此,薛洪言认为,数据违规整改对与第三方大数据风险控制公司有合作关系的特许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网上借贷平台和现金借贷公司的影响应予以区分。
“这将对一些提供年利率在36%左右的贷款服务的平台产生巨大影响。因为随着行业的严格整顿,一些长期借款人可能会打破资金链,逃避债务。相比之下,一些年化贷款利率在24%至26%之间的平台的安全垫更厚,受影响也更小。”根据他的分析,一些特许金融机构尤其可以通过改变大数据风险控制服务提供商来获得业务转型的过渡空空间。
智能控风场景应用爆发
对于整个大数据风险控制行业来说,行业内的普遍看法是,“对于爬虫技术仍然存在很多争议,因为这种技术存在着信息爬行过多、爬行信息使用不明确等问题。通过目前的分阶段整改,一些规模大、技术力量强、合规要求严格的大数据风险控制机构将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而一些低价抢占市场的不规则小平台可能会慢慢退出或转型。做其他事情。”
从国内大数据智能风险控制公司的成立时间来看,大部分都是在2013年至2016年间集中成立的。随着近年来金融科技行业的爆发,他们也经历了一个扩张期,一些公司完成了多轮融资,其中最新的通盾科技估值达到20亿美元。
“2013年之前,国内智能风险控制公司更关注网络安全。目前,智能风险控制已广泛应用于金融、电子商务等各个业务层面。”中国智能反欺诈服务提供商datavisor的总经理吴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智能风险控制行业已经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他介绍说,早些时候,智能风险控制使用设备和指纹来收集数据,并制定黑白名单,以防止共同债务的风险。然而,自2017年人工智能在风控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后,ai+脱敏数据可以形成一个高纬度的风控模型,在智能性、精确性、反欺诈性和反欺诈性方面更加完善。
“以前有好的原料,但没有好的厨师。”吴忠表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充分挖掘原始分散的有效数据,并将其应用到更多行业场景中。
Idc的最新报告预测,2019年全球市场大数据和业务分析解决方案的总收入将达到1896.6亿美元。中国大数据市场的总收入将达到96亿美元,预计2019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3.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寻求安全与动态平衡
随着大数据和智能风险控制行业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收集和应用的监管也受到监管者的重视。今年5月至8月,《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应用程序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识别方法(征求意见稿)》、《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和《信息安全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相继出台。
对于用户的隐私,监管往往是重拳出击,不仅在智能风险控制大数据领域,而且波及到整个互联网行业。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二季度发现问题的应用软件清单。一些在线直播平台如yy、Betta Live、美团外卖、91短期贷款等32个应用软件被点名,涉及未经用户同意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
“应该纠正爬虫技术的泛滥,以保护用户隐私。但是,目前相关监管办法的草案很多,完善和实施起来还比较困难。该行业也在观望。“上述消费金融公司风险控制业务负责人表示。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目前对消费金融业发展的监管支持没有改变。”薛洪言表示,他对在合规的前提下深度应用和开发财务数据的前景持乐观态度。数据的发展和安全边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对数据的标准化使用的监督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央行近期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 ~ 2021)》提出,在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敏感数据的前提下,要加强金融与刑罚、社会保障、工商、税务、海关、电力、电信等行业的数据整合和应用,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机整合和深度利用。
标题:大数据智能风控业面临洗牌 不规范小平台料遭淘汰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0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