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60字,读完约5分钟
10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优化经营环境条例(草案)》。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已经开始从国家层面填补空设计商业环境法律法规的顶层空白。在优化商业环境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软环境,也需要硬环境。
苏宁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傅毅夫向《证券日报》表示,自2018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不断出台政策文件,如优化部分地区商业环境的典型做法和进一步推进商业环境政策实施的通知等,并对优化商业环境做出了具体安排。2019年,许多地方政府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包括放宽市场准入、优化政府服务、鼓励科技创新以及大幅降低税费。国务院常务会议还通过了《优化商业环境条例(草案)》,为各市场主体投资政府立法行业提供了制度保障。
此外,今年以来,国家不遗余力地全面实施大规模减税、减费,覆盖所有行业,倾斜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这也是商业环境的优化。
“优化经营环境的实质是为经营者和投资者营造公平、民主、合法、诚实守信、稳定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良好的商业环境有利于国家或地区有效开展商业投资、交流与合作,更加自信地参与国际竞争。这也是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它是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国民经济增长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傅义夫说。
根据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中国经济媒体协会、万博新经济研究所和第一财经研究所此前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市商业环境指数评价报告》,上海、北京和深圳位列前三。
“这个结果和我们的直觉感觉是一样的。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商业环境仍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
在赵锡军看来,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优化商业环境更为重要。一般来说,商业环境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许多城市近年来在硬环境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许多成绩,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些城市甚至划出新的区域为企业提供办公空间,企业的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但与此同时,他指出,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一些城市的房价也在上涨。特别是在北方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高房价带来的最直接的副作用是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大大增加,如果你想雇佣合适的员工,你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
“一些大企业可能仍然负担得起,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需要为雇员的后勤支持、食品、服装、住房和交通支付更高的费用,而这些费用可能负担不起。”赵锡军说。
根据《报告》,上海在商业环境指数中排名第一,在中国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中排名第二,近70%的指标位列中国前五名。其中,基础设施环境、人才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文化环境和金融环境五个二级指标位居前三,基础设施环境和文化环境位居第一。在35个三级指标中,高端人才供给、政府文化教育投资、吸引外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消费市场规模等18个指标位列中国前三,软硬环境综合优势明显。
从硬环境来看,深圳的硬环境指数排名第一,技术创新环境领先全国。深圳一直将创新驱动视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机构数量、技术专利数量、科研经费数量居全国首位,技术创新环境居全国首位。
北京软环境指数排名第一,人才和金融环境优势明显。在金融环境、人才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五个二级指标中,北京排名前三,其中人才环境和金融环境在中国排名第一。在软环境的24个三级指标中,科研人才供给、政府文化教育投入、大学数量、学术文化、服务市场规模、科技成果储备等12个指标均居北京首位。然而,由于空天然气质量、气候环境和森林覆盖率等自然环境的限制,北京在硬环境指数中排名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软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与商业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高度一致,软环境已经成为决定城市商业环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对而言,软环境更难量化."赵锡军表示,软环境的推广更多地体现在方方面面的细节上。例如,企业在城市投资,可以方便地办理各种手续,获得各种资源,提供融资等。此外,如果涉及进出口,还会涉及海关、税务等部门。
"金融环境、人才环境和技术创新环境都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赵锡军说。
至于改善营商环境的成绩,傅毅夫指出,从减税和减费的角度来看,制造业的效果最为明显,小微企业,主要是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普遍“瘦身”,经营状况有所改善。
此外,技术创新企业受益明显,大规模的减税和减费将有助于它们在技术改进和研发方面投入更多资金,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经济发展。
此外,近年来,“分销服务”改革不断深入实施,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已升级为法律法规,平等对待内资和外资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的制度规范也已确立,这些都是改善经营环境的成果。
对于存在的问题,傅毅夫认为,各地的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范,政府服务的效率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各地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仍然很少,尤其是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是今后改善经营环境的方向。
标题:专家:优化营商环境需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手抓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