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61字,读完约6分钟
《北京促进金融技术发展规划(2018 -2022)》的发布已满一周年。目前,已经给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北京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世界上最强的金融科技城市。鉴于北京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监管部门近日接连披露了一些传言。未来的金融技术监管之风将吹向何方?五大底层技术的出路是什么?谁有望成为行业领导者和标杆?如何突破金融科技人才的不足?本期我们的特别报道将为您揭晓。
目前,金融技术的规范有序发展已经成为北京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今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自去年《北京市金融技术发展促进计划(2018 -2022)》(以下简称《计划》)启动以来,在金融技术监管方面,北京监管部门现在有了新的工作方向和计划,如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和数据合规等。,通过多种措施促进金融技术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监管沙箱机制有望登陆西城。与此同时,为落实央行发布的《2019-2021年金融技术发展规划》,预计北京还将出台相关配套监管措施。
顶级设计:
中国央行已披露,北京方面正在制定相关规定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渗透到金融业,监管创新逐渐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今年8月央行发布金融技术顶层设计《2019-2021年金融技术发展规划》后,登陆规则将在北京出台,备受关注。
北京监管机构表示,北京正在根据《2019-2021年金融技术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落地规则,并进一步加大对金融技术创新的激励和支持政策。
预计新规则还将加强协调和监督。9月25日,在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北京证监局和西城区政府联合举办的资本金融技术发展研讨会上,也提到了这一点。北京将以《2019-2021年金融技术发展规划》为纲领,在双方的全面领导下,发挥北京金融技术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委员会的协调机制。
此外,在产品创新和数据保护方面,一些监管机构透露,北京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技术创新产品的监管;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和数据合规,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金融技术健康发展。
"北京目前的金融技术监管确实走得很远."北京互联网法律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技术与网络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车宁表示,以往的监管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即“包容性”监管,但未来将转变为更为正常的行政监管。无论是网上贷款专项整治、贷款机构监管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都已经开始在实践中有效推进。未来从事金融服务需要取得相应的资质,而科技也将是回报的源泉,这样才能做好科技服务工作,而不是以科技的名义从事金融事务甚至经济犯罪。
监管创新:
沙盒系统将很快在西城“八一工程”进行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金融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金融形式层出不穷,导致金融风险和监管错配。如何平衡金融技术创新与风险防范,已成为金融监管者面临的共同问题。对此,此前发布的《规划》强调,推进监管创新和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将探索和推进以监管沙箱为核心的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试点实施。
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监管沙箱系统取得了新的进展。《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监管沙箱作为一种金融技术创新测试机制,最近被纳入“八一工程”,以促进北京金融技术的发展。此外,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孙硕在方成金融技术论坛上透露,监管沙箱机制将很快在西城落地。
据了解,监管沙箱的实质是金融产品创新的测试机制、消费者保护机制和激励机制,可以降低现有监管框架下的测试门槛,确保创新测试带来的风险不会从企业传递给消费者。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分析称,监管沙箱打破了传统的监管思维,可以为市场中的新进入者和那些已经存在但试图通过灵活的差异化监管设计提供新产品的人提供便利,从而可以在监管的特别许可下,以低成本快速进行创新试验。同时,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可以在监管者和创新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关系和合作机制。监管沙箱本质上是金融产品创新的测试机制,试图有效平衡金融创新与法律监管之间的矛盾。
零点研究所所长俞白成分析说,金融技术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一些机构以金融技术为名进行非法金融活动,扰乱金融秩序,伤害参与者;第二,金融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和大量的数据库,但是技术漏洞、数据泄露和非法使用也会产生相应的金融和数据安全问题。因此,北京提出的“监管沙箱”方式更适合金融技术,在控制重要领域风险的前提下,提供创新和试错的机会,实现监管技术和金融技术的同步发展。
坚持以下理念:
合规管理不变技术有助于转型
毫无疑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技术变革的浪潮中,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已经密集涌现,为目前解决一些金融问题提供了基本条件。然而,金融技术的发展也要求金融监管的理念和框架不断完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网络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欧阳日辉指出,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但另一方面,这一行业的先进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因此,针对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有必要采用更加合理有效的监管手段。
如何弥补金融技术监管的不足?车宁提出,首先要加强监管体系的顶层设计,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同时,要加强金融技术监管的法治化,将金融技术监管提升到立法层面;另外,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金融科技公司从成立、运营到退出的监管机制。
“监管应妥善处理发展与合规的关系,特别是行业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系。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应特别注意让金融技术在回报中发展,在发展中照顾和服务消费者。合法权益确实增加了金融消费者的福利和福祉。”车宁进一步补充说,实际上,在丰富和完善监督机制的同时,除了行政监督之外,还要注重司法机制和行业自律组织的力量。
幸运的是,在“强监管”的趋势下,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逐渐走上了合规发展之路。欧阳日辉表示,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和标准,将重心转移到了科技领域,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帮助自己转型。
“在现阶段,谁经营合规,谁保持底线,谁就有发展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和前提。”车宁还认为,对于金融技术从业者来说,未来的关键是一方面要合规经营,另一方面要强调核心技术而不是商业模式。此外,许可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障碍,在技术的帮助下提供产品和服务需要相应的资格。
标题:解密金融科技顶层设计:监管沙盒破题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