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0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文悦·赵小亮

通讯员刘宝华梅淑华

7月22日,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甲寨镇耿店村村民耿玉华成功承包了4个种植青椒和黄瓜的“扶贫大棚”。“我已经有了五个蔬菜大棚,承包了这四个大棚,不仅省了一笔钱建大棚,还贷了25万元‘职业农民’贷款,没有抵押,也没有担保,利率很优惠。”根据目前的蔬菜市场,这九个温室预计今年的收入将超过50万元。”耿玉华说道。

茌平:金融扶贫更加精准

“2017年以来,耿店村共建成79个扶贫大棚,全部出租。别看这些建在店店村的扶贫大棚,几十里外的许多贫困村也能直接受益。”在耿店村工作的茌平农村商业银行的账户经理山于涛说。

茌平:金融扶贫更加精准

最初,根据茌平县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现状,中国人民银行茌平支行创新推出“飞地扶贫”模式,中国人民银行茌平支行与区扶贫办、农工办、涉农银行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进贫困村与富裕村的“联姻”。2017年,共评选出6个贫困村,即张土洪村、郭店口村、梅庄村、前富村、张观村和金娃村。镇政府率先与耿店村签订了合作协议,利用6个村200万元的扶贫资金,在耿店村建设了第一批20个扶贫大棚,面积约80亩。温室由耿玉华和其他12名农民承包,年租金为每亩4300元。除了1300元的土地出让金外,还有3000元作为6个扶贫村的奖金。同时,为了更好地支持“飞地扶贫工程”的发展,茌平农村商业银行通过“专业农户贷款”和“先锋示范贷款”的方式,向耿店村20个“扶贫大棚”的签约农户发放了112万元贷款。

茌平:金融扶贫更加精准

贫困家庭从“飞地扶贫”中受益最大。金娃村62岁的村民何李荣(音译)一直体弱多病,多年来一直住在三栋破旧的土坯房里。在金娃村和耿店村结成对子帮助穷人后,他们在过去的三年里支付了26万元的红利。村里拿出一部分资金帮助何盖了三栋新砖房,并解决了他和妻子的医药费问题。李荣的生活开始步入正轨。他通过养鸡、养鸭、养羊和在附近打零工逐渐摆脱了贫困。“过去,包括何在内,村里有18户贫困户,现在都脱贫了。”金娃村党委书记金玉忠说。

茌平:金融扶贫更加精准

“飞地扶贫”模式有效打破了贫困村项目和人才匮乏的瓶颈,使有限的扶贫资金能够用在“刀刃”上,发挥了更大的扶贫作用,提高了财政扶贫的准确性。”中国人民银行茌平支行行长李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据介绍,在首批20个“扶贫大棚”试点项目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全区集中力量整合各项惠农政策、信贷政策、扶贫资金、土地流转等资源,不断加大“飞地扶贫”力度。截至7月底,茌平农村商业银行支持耿店村建设79个“扶贫大棚”,向大棚种植户发放贷款8750万元。“扶贫温室”资助的巩俐村、西域村、金娃村、朱官屯村等28个贫困村,年收入增加1143.8万元。

茌平:金融扶贫更加精准

“飞地扶贫”为茌平的扶贫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截至7月底,全区32个贫困村通过“飞地扶贫”成功“脱帽”,全区约3000户贫困家庭实现了扶贫。

标题:茌平:金融扶贫更加精准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