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5字,读完约2分钟
1952年7月1日,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在成都火车站为成渝铁路剪彩,标志着“蜀道难”的历史从此改变。
“蜀道难,难上天堂”。中国从清末开始在四川修建铁路,并在民国时期制定了几个计划,但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和重庆仍没有一英寸的铁路。
1950年,成都和重庆解放后不久,中央政府决定修建成渝铁路。同年6月,3万多名解放军官兵冒着浓烟参加了修路战斗。随后,铁路沿线的农民也加入了筑路大军。
成渝铁路建设之初,最大的困难是没有轨枕。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几十个县发起了一场提供和出售木材的运动。成渝铁路所需的铁轨和配件由一家国有钢铁厂制造。重庆的400多家私营钢铁厂已经生产了道钉、道岔和一些机器。重庆相关工厂的员工提供了10万多名员工所需的工具。过去铁路使用的火药是从美国购买的,可以由西南部的工厂制造。这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第一次完全用国产设备建造铁路。
成渝铁路的建设促进了当地工农业的发展。许多被关闭和半关闭的工厂恢复了生产,失业工人找到了工作,贫困农民通过提供和出售木材以及参与道路建设增加了收入。这使得沿线人民更加热爱自己的铁路,公路建设工作者更加全心全意为铁路服务。民工们提出了这样的口号:“确保火车不会在我做的路基上发生事故!”沿途的农民组织了道路保护队,许多妇女在夜间巡逻。
成渝铁路建成通车,形成了新的交通体系,封闭了城乡联系,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为西南地区的工业化铺平了道路。
(新华社北京九月八日电)
人民日报(2019年9月09日06版)
标题:蜀道之难大改观(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