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03字,读完约10分钟
目前,苏州高新区已通过创业周落户635个项目,注册资金超过50亿元。三分之二以上的定居人才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40%以上是医生。
近日,苏州高新区举办了2019年“苏之辉高科技”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工程“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第二次路演。经过筛选,共有14个人才项目参加了路演,获奖项目经认定后将被纳入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计划,获得最高的项目资金和相关风险投资。
7月初,苏州高新区举办了致公党江苏省委领导凤凰工程创新创业大赛、苏州“爱智能+”智能医疗领导创新创业大赛、苏南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等人才活动。数据显示,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高层次人才参加了首届十大国际精英创业周的高新区活动。通过创业周,苏州高新区共落户635个项目,注册资金超过50亿元。三分之二以上的入驻人才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占40%以上,7人入选国家人才计划,24人入选省级“双创新”计划,52人入选姑苏领军人才计划。
苏州高新区区委书记、区长吴说,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你的想法和项目符合苏州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你就有机会在苏州高新区扎根,实现你的创业梦想。人才的竞争力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竞争力。苏州高新区不仅要着眼于区域,而且要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地聚集和利用人才。
贴心服务吸引人才
杨培强于2003年创建上海纽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创建苏州纽马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并于2016年在新三板上市。苏州纽迈专注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它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高端低场核磁分析仪的局面,实现了此类仪器在全国的第一个市场份额,树立了国内科学仪器敢于竞争领先世界的典范。杨培强入选国家人才计划,荣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姑苏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江苏省“333”人才、苏州市紧缺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
杨培强表示,在公司成立和选址期间,我与合作伙伴进行了调研,了解到苏州高新区的硬件、软件和政务环境非常有利于创业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每年都有相关领导上门与我们沟通。在新三板上市过程中,苏州高新区相关部门给予上市指导和资金支持。公司享受租赁厂房优惠价格、税收优惠、科技贷款政策支持、吸引人才奖励等。、企业职工享受公积金和子女就学等优惠贷款额度。在苏州高新区的指导和推荐下,公司申报并批准了2013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发展专项、2014年江苏省成果转化专项等10多个区市级以上项目,批准项目资金2690万元。公司先后建立了苏州低场核磁共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纳米空缺口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核磁共振分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完善了公司研发体系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苏州高新区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公司的良好发展表明我最初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杨培强说道。
苏州高新区推出“智慧苏高科技”高层次人才智慧应用平台,探索“互联网+人才”新工作模式,推出“网上竞价+电子认证”的“智慧苏高科技”高层次人才电子服务卡,整合13大类46项服务举措,提高人才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组织创新创业讲堂、主题沙龙、为期一天的训练营等活动,培育“创业精英协会”、“博士后协会”、“太湖集团鹰社”等人才群体,推出“智慧苏高科技”高层次人才接待室,丰富人才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
苏州高新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开通后,将为本地区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认定、待遇实施、项目支持等“套餐”服务,定期收集国家、省、市人才相关信息和政策,以供咨询和参考,并提供法律事务、知识产权、人才招聘、投融资等社会化服务。定期举办人才沙龙,促进高层次人才交流。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苏州高新区已经积累了1200多名领军人才。其中,国家人才工程入选84人,省级“双创”团队12人,省级“双创”人才80人,姑苏市重点创新团队5人,姑苏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75人,区科技领军人才876人。
苏州高新区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公室副主任陈一坚表示,要引进和留住人才,“增人”要“受欢迎”。为此,苏州高新区出台了覆盖面广、政策优惠、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引进与教育工程若干办法》,对科技创新与创业人才、特殊行业人才、社会事业人才和行业基础人才给予了优厚待遇。重大创新团队可获得最高1亿元的综合项目支持基金,选定的创业引领成长项目可获得最高1000万元的成长奖励。
产业配套人才“如鱼得水”
徐熠华,苏州天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是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方面的专家。徐熠华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荣获国家人才工程、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苏州市十大科技创新创业人物等荣誉称号。
天骏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在苏州高新区成立,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其主要产品有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测试设备、智能制造系统、无人物流车等。作为牵头单位,公司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仪器检测精度达到0.3微米的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申请了117项专利,其中65项已获授权,68项拥有软件版权;起草和制定了五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和规范。2018年,公司销售额超过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65%。近日,天骏科技成为第三家获准在科技板块上市的企业。
徐熠华说:“工业支持是我选择落户苏州高新区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的智能制造是苏州高新区的重点产业之一。产业基础扎实,上下游企业齐全,企业发展基础良好。”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已落户100多家智能设备及相关企业,2018年智能制造及相关产业销售收入达到858亿元。有2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个国家级集成标准化和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1个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集成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江苏省有33个示范智能车间,苏州市有36个示范智能车间,智能制造领域有1个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1个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7个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大健康等五大主导产业。2018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产值904亿元,同比增长8.7%;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行业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58.1%和57.6%。
陈一坚认为,智能制造是苏州高新区的重点发展产业,吸引了天骏科技等众多企业扎根成长。坚实的产业基础为企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帮助人才企业快速发展
科技部评估专家、国家人才计划候选人王军荣获江苏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姑苏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苏州市“重大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等荣誉。他目前是苏州长光华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兼执行副总经理,在半导体激光行业拥有近20年的经验。
当时在国外的王军是半导体激光领域的专家,有着良好的职业前景。最终,王军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和事业,毅然恢复了中国国籍,回到了祖国,选择了在苏州高新区创业。
王军承认,在创业初期,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医学院为长光华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公司所属行业属于重资产领域,投资周期长,在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得到了苏州医学院的大力支持。近年来,长光华新引进了四个国家人才计划,其中一个是苏州高新区通过创业周引进的。江苏省有4名“双创”人才,江苏省有2名“双创博士”,2名省级“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才,苏州市有3名创新创业带头人,姑苏市有1个重大创新团队,姑苏市重点行业有6名紧缺人才,高新区有4名领军人才,站内有6名博士后。公司所在的苏州科技城靠近太湖,空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海归觉得这里和美国的硅谷很相似,有山有水,适合工业和生活,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公司落户苏州高新区的原因之一。
为了更好地支持人才创业创新,苏州高新区引进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所、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苏州研究院等100多个大型复合平台。此外,它还与国内外许多研发机构和著名大学合作建立了载体,并建造了50多个Maker 空工作室,为创新和创业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苏州高新区拥有15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包括苏州创业园、姬伯科技创业园和环保产业园,以及8个国家级创新空室。全区有近1300个市级以上R&D机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的落户为该地区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储备。苏州高新区专门成立了投资促进中心,对全区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外资、国有资产、民间资本和科技的产业转型。
苏州高新区被誉为“镇山镇水园的中心城市和科技人文的新天堂”,是苏州一体化两翼城市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有25公里的太湖海岸线,49座青山,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1个国家湿地公园。全区森林覆盖率28.3%,人均公共绿地14.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0%。是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和首批国家绿色示范园区,形成了丰富的景观资源和难得的环境优势,极具吸引力
吴表示,苏州高新区努力让每一位创新创业的人才都找到一个可以寄托自己灵魂的地方,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让人才与区域发展同呼吸、同命运。(孙保平夏炎艳)
标题:苏州高新区打造优质人才生态环境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7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