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9字,读完约3分钟
九月的敦煌月色宜人。甘肃省敦煌市明沙山的余温尚未消散。距离月牙泉仅一公里的敦煌别墅,正在缓缓开放大型沙漠现场表演——“敦煌节”,别墅内可容纳1314人的360度旋转观众座无虚席。随着场景的变化,观众的思绪也跟着主人公莫高和新月走过了千年,感受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
据报道,“敦煌节日”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沙漠现场表演剧,也是敦煌文化表演艺术市场的第一个“吃螃蟹”项目。“舞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需要聘请相对稳定、规模较大的专业演员,打造一个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剧场。初始资本投资非常大。”项目投资人林表示:“我们通过自筹资金解决了部分问题,但项目完成后的营运资金,包括广告、演员工资、项目最终付款等,给公司带来了很多问题。”鉴于承诺的演出时间即将到来,资金的缺乏使筹备工作停滞不前。当林陷入困境时,兰州银行敦煌支行1000万元的贷款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时隔多年,林仍对兰州银行敦煌分行回忆敦煌节日建设之初遇到的财务困难心存感激。
文化产业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产业,但无形资产在文化相关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导致符合银行抵押要求的房地产、固定资产等设备较少。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信用管理模式,金融机构很难为其提供信用支持。随着文化旅游市场的日益活跃,尤其是面对世界一流的文化寺庙敦煌,如何促进金融与文化旅游项目的有效对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已经成为地方金融体系面临的一个课题。
“敦煌文化演艺企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金融机构应不断更新观念,创新产品,实现金融服务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有效对接。”PBOC敦煌分会会长唐建农认为。本行每年制定信贷指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敦煌文化旅游和演艺市场的支持力度。在银行的引导和推动下,兰州银行敦煌分行首次尝试介入文化旅游市场。
兰州银行敦煌分行通过深入市场调研,为敦煌节日量身打造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推出“设备抵押%2b股权质押+股东担保+封闭资金结算”的信贷管理模式,投放信贷资金1000万元,为项目顺利运行提供了及时的资金支持,解决了林的燃眉之急。在这种模式下,文化企业的现有资产、股东声誉和未来收益都被组合打包成融资担保品,不仅可以盘活企业的资产,还可以化解银行的顾虑,从而实现银行与文化企业的有效对接。同年7月,“敦煌节日”如期正式对外演出。独特的表演形式、全新的视角、优美的设计再现了敦煌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美丽的舞剧,为敦煌文化旅游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兰州银行敦煌分行借鉴“敦煌艺术节”的成功运作经验,在将舞剧《丝绸之路·花雨》引入敦煌国际大剧院的过程中,再次创新模式,积极引进相关担保公司进行合作,通过“质押+担保+融资”的方式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解决融资难题。同时,鉴于演艺项目门票收入稳定但周期长,本行创新实践了不还本贷款展期业务,减轻了企业还款压力,实现了长期稳定运营。从2017年开始,“丝绸之路花雨”被引入敦煌国际大剧院实现永久演出,观看演出的观众人数一度达到来敦煌观众人数的40%。
截至目前,兰州银行敦煌分行创新推出了“设备抵押+股权质押”、轻资产融资产品、不还本等融资方式,支持了40多家与敦煌文化旅游相关的民营小微企业,金额近3亿元,形成了银企合作共赢的局面。
标题:为丝路文化插上“金融之翼”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0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