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0字,读完约4分钟
10月23日上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报告》。
报告指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方案,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制和依法治国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
从顶层设计到实践,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进和健康发展,公益诉讼检察制度形成了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受到广泛关注。报告显示,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214,740件公益诉讼案件,办理187,565件诉前程序案件,立案6,353件。
突出环境保护、食品和医药领域的案例
2017年7月1日,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启动。近年来,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在哪些领域继续发挥作用?
对此,报告说,全国检察机关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密切关注损害公共利益的突出问题,依法履行职责,狠抓办案。
一是突出处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认真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依法治污的决议》,专项安排公益诉讼检察参与蓝天、碧水、净土的辩护。
自2017年7月以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共提起公益诉讼118,012件,占案件总数的54.96%。清理污染破坏耕地、湿地、林地、草地321万亩,清理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3104万吨,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费用34.5亿元。
二是突出处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各级检察机关在依法惩治制售伪劣药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犯罪的同时,提起公益诉讼71464件,占案件总数的33.28%。2018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门部署了“确保千家万户安全”的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坚决维护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三是认真处理国有资产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激励、补贴、社会保障金、养老金等专项资金的监管,防止国有财产流失。提起公益诉讼20363件,督促职能部门追回受损国有资产84.84亿元。
第四,认真处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针对非法占用国有土地、拖欠土地出让金、非法储备土地“炒地”等问题,共提起相关公益诉讼4826起。
与此同时,国家检察机关还认真办理了英雄人物权益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探索扩大公益诉讼案件的办案范围。
深化保健食品三大专项监管
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开展以来,总体发展趋势良好。然而,与此同时,报告也指出,这项工作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因为它仍处于初级阶段。
首先,工作发展不平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职能不均衡。在一些地方,检察机关不够负责和创新。许多基层检察院办案方式单一,工作尚未完全放开。
二是案件结构不合理。公诉“搭便车”案件多,“啃硬骨头”案件少,刑事诉讼中借助锁定的客体和固定的证据扩大了公益诉讼的效果,而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公诉案件少。
第三,办案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一些检察机关片面追求办案数量,存在诉前滥发检察建议、多收案件等问题。
第四,素质和能力不相适应。一些检察官跟不上司法理念,缺乏发现线索、调查取证、处理庭审的能力,无法适应公益诉讼业务带来的新挑战。
对于下一步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方向,报告提出要紧紧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探索环境治理中的全流域跨区域公益诉讼检察模式。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重点治理黑臭水体、固体废物和尾矿污染,突出处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
同时,要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持续跟踪监督。深化“看海”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加大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公益性保护力度,重点深化保健食品、周边校园和农贸市场三大专项监管,不断保障千家万户的“舌尖安全”。积极参与农村治理,细化公益诉讼检察服务农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措施。
标题:最高检报告公益诉讼情况:两年间立案超21万件 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34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