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6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监管部门更好地收紧制度围栏,实行精细监管和高效监管,严厉打击行业混乱,金融业的“防风评级”将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金融监管两天三度“立规矩” 背后逻辑鲜明

银行和保险机构受到同等对待,三项新规定在两天内发布。面对金融市场潜在或暴露的风险点,监管当局的选择显然是“积极的”,而“防风评级”持续上升。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金融监管两天三度“立规矩” 背后逻辑鲜明

10月11日和12日,中国保监会连续发布《风险防范》:一是为提高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明确内部和外部回避的惩戒措施,起草了《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回避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二是为加快机构改革后银行业和保险业行政处罚程序的统一和规范,完善行政处罚工作机制,认真整顿市场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起草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对于两家股份制银行在以往大案要案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要依法惩处和追究当时的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金融监管两天三度“立规矩” 背后逻辑鲜明

笔者认为,监管当局在两天内持续努力“建立规则”背后的逻辑是明确的:从完善内部控制规则到预警和惩罚规则,再到案例预警,这也表明金融业对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金融监管两天三度“立规矩” 背后逻辑鲜明

具体来说,近年来,金融业的“风险防范”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

首先,及时、持续地弥补监管体系的不足,为风险防范打下坚实的制度屏障。

今年2月底,中国保监会表示,“过去两年,针对银行业和保险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和突出问题,提出了118项监管制度,以补充短板项目;此外,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将及时启动制定或修订55项针对特定机构和特定业务的规章制度。”关注空白色盲点和风险问题多发地区,及时消除风险临界点,加快建立长效防控机制。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金融监管两天三度“立规矩” 背后逻辑鲜明

笔者注意到,今年3月以来,弥补政策缺陷的工作仍在加速进行:监管部门公布了近20条新规定(包括征求意见稿)和具体业务、机构治理和混乱整改通知。

二是坚持对银行间交易、理财、表外业务等重点领域进行“强监管”,实施重点整改。

数据显示,经过近两年的“强监管”,银行业和保险业的高风险资产规模已减少约12万亿元。同时,监管坚持“堵侧门、开大门”,促进了部分具有良好风险约束基础的金融中介业务稳健合规运行。同时,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盘活信贷存量,及时腾出空新增信贷供给,引导信贷资金有序退出“僵尸企业”,防止过度融资和长期融资;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禁止“首付贷款”和消费贷款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等违规行为;与地方政府合作,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引导机构严格控制增量,妥善处理存量。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金融监管两天三度“立规矩” 背后逻辑鲜明

第三,及时有效地惩罚金融机构和个人的违法行为,以警示幸运者,体现监管的追溯性。

从2017年到2019年第一季度,银监会系统共作出11735项行政处罚决定,罚款总额为59.41亿元,超过了前10年的总和。此外,监管处罚不仅是在送达金融机构后签署的,从2017年到2019年第一季度,银监会系统实施的行政处罚有11703项,执行率为99.73%。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金融监管两天三度“立规矩” 背后逻辑鲜明

事实上,处罚的监督威慑力量绝对不仅限于违反规则的金融机构,而是警告所有类似的非法意图。银行和保险机构的业务同质化程度很高,违规行为的“行为画像”也很相似。监督惩罚可以警告那些幸运地违反规定的人,以及那些打算通过监督例子来效仿他们的人。与此同时,监管机构最近对该行当时的高级管理人员实施的处罚也向市场宣布,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已经收紧,他们有很长的时间来追究责任和很强的追溯力。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金融监管两天三度“立规矩” 背后逻辑鲜明

正如中国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今年两会期间所言,风险防范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好,但一刻也不能忽视。

如果你坚定,你会走得更远!笔者认为,随着制度围栏的进一步收紧、监管的精细化和高效化以及对行业混乱的严厉打击,金融业的“防风评级”将不断提高,这将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坚实的基础。

标题:证券日报头版评论:金融监管两天三度“立规矩” 背后逻辑鲜明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