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33字,读完约7分钟
长期以来,a股市场经常谈论“减持”变色,视“解禁”为洪水猛兽,尤其是在减持方案出台后股价下跌时,更是被市场列为下跌的真正原因。
那么,降价对市场影响的“真相”是什么?今年的降价计划实施得如何?新规定出台后,降价市场有没有新的变化?
记者通过数据发现“还原”有三个事实:
首先,减持是一种中性行为,市场高位往往会降低规模;
第二,没有必要谈论“削减”,实际削减往往低于计划削减;
第三,减持方案的披露和实施并没有显著影响股价走势。
减持是一种中性行为,市场高点往往会缩小规模
以深圳市为例,数据显示,在新规出台前(2012年6月-2015年6月),各种限制类实体的日均减持量仅占市场日均成交量的1.51%。新规实施后(2017年5月至今),该比例降至1.00%;其中,控股股东平均日减持仅占市场平均日成交量的0.05%。
从历史还原情况来看,无论是否引入特殊还原体系,各种受限主体的实际还原量在市场总成交量中所占比例较低,前后差距很小。
对此,市场专家认为,由于受限主体的交易量相对较小,仅从交易层面来看,新规减少的受限主体数量对整体市场价格形成的影响有限。然而,也不排除股东减持所释放的信号会导致非理性紧张的蔓延,从而放大减持对市场的影响。
此外,记者注意到,市场和投资者也非常关注禁售股票的数量,并认为新禁售股票是摧毁市场的"猛兽"。但是,从过去和未来解禁的情况来看,以深圳为例,解禁在两市的市场成交额、总市值和当前市值中所占比例很小。其中,新规实施后,日均股数和日均股数分别为16.44亿股和185.67亿元,占市场日均成交量的4.15%。
上述专家承认,一些投资者忽视了整体市场规模的增长,仅根据新增禁售股票的绝对数量进行投资决策是片面和不合理的。此外,所有类型的限制对象都不会在股票解禁后立即抛售股票。许多股东对公司的未来发展长期持乐观态度,并选择长期持股。实际降价的数量就像一条小溪,对市场几乎没有影响。
另外,通过多维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当市场趋势良好时,减持规模较大。以深圳的历史数据为例,近几年限制性科目的减少与深圳成分指数的波动趋势基本一致。当深成指处于高位时,限制性股东减持数量增加,而深成指下跌时,限制性股东减持数量相应减少。市场专家评论说,股东减持是一种市场行为。股东根据市场价格和股票价值判断是否减持。当市场被高估时,股东减少持股以获得投资回报;当市场被低估时,股东增加他们的持股以稳定市场。
此外,深圳解禁趋势相对稳定,与深证成份股指数的波动趋势相关性不大。可以看出,解禁次数对市场走势影响不大。因此,投资者不必将“解禁”视为“减持”和“减持”的前端号角,而应从价值投资的角度进行客观分析,使投资更加理性。
减持、解禁与深证指数走势的关系
专家认为,股权转让不仅是股东的基本权利,也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从制度角度看,资本退出机制顺畅是市场成熟的重要表现,有利于保证市场流动性,促进资本形成,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形成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对待降价行为,客观地评价降价对市场的影响。股东按照规定披露和实施减持方案应该是一种中性行为。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减少披露在保护中小投资者方面的积极作用。
没有必要谈论“减少”变色,实际减少量通常低于计划
一些媒体对2019年减排计划的披露表示担忧,认为减排浪潮“凶猛”,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无论是减少量还是减少量,总的市场交易比例都很小;另一方面,计划的削减远远低于实际削减。
根据深圳市场情况,从2019年年初至9月11日,上市公司948名重要股东共披露了1653项减持计划,计划总减持237.49亿股,仅占2019年深圳市场累计成交量的0.44%,计划总减持2574.31亿元,占2019年深圳市场累计成交量的0.49%(详见图2)。总体而言,深圳大股东同期减持股份的数量和金额比例较小。
根据上述专家的意见,由于深圳民营企业比例较高,此类企业的股权相对集中,且重要股东的绝对数量较大,因此大部分减持将提前披露。投资者在分析减持方案的信息时应该了解这一特点。
事实上,这些减排计划的完成率并不高。根据进度公告,从2019年年初至9月11日,深圳市重要股东实际减持64亿股,占减持方案中拟减持股份的26.95%,占公司减持期间累计交易量的0.11%;实际减少额约为673.27亿元,占减少计划计划减少额的26.15%,占公司减少期间累计营业额的0.44%;实际缩减的规模只占公司发行量的一小部分。在已提前终止或实施的减持计划中,只有45.25%的股东实际完成了减持计划,大部分股东没有完全减持。总体而言,大股东的实际减持数量远低于计划。
根据市场专家的分析,一方面,市场波动影响股东减持的意愿;另一方面,当股东不能准确减持时,他们会选择充分利用可减持的金额进行预披露,从而争取空空间的最大减持。因此,减少预披露数据并不代表未来市场的实际压力情况。投资者可以辩证地看待预披露所释放的信号,当减持方案出台时,市场将发生变化。
此外,减持计划的披露和实施并没有显著影响股价走势。从二级市场反应来看,股东披露减持方案对公司股价的影响相对较小,只有少数公司经历了一定的连续下跌周期。从深圳重要股东可以减持的第一天起,从2019年初到9月11日,448只股票价格上涨,379只股票价格下跌。在实施减持计划期间,股票价格在第一天平均上涨0.17%,在减持计划期间平均上涨1.44%。在实施减持计划期间,公司股价没有受到重大影响。
市场要求及时优化减排政策
规范大股东减持是平衡效率与公平、维护市场秩序的内在需要。
新减让条例实施以来,“过桥减让”、“精准减让”、“通关减让”等减让混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平稳运行,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形势的变化,减持新规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市场对适度“松绑减负”的需求日益强烈。
据业内人士称,虽然减持新规在异常波动等特定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大股东和特定股东减持的更严格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流动性,增加了交易阻力。同时,新规定与其他监管政策的叠加导致资本退出的诸多障碍,或者不利于资本形成。例如,由于与敏感期制度的叠加,限制股东可以选择的减持窗口被大大压缩,导致“集中减持”现象;另一个例子是,它与再融资市场的发行和锁定期重叠,降低了市场参与者参与再融资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
一些专家还指出,股票质押与严格控制减持有一定的关系。在有限减持的情况下,有融资需求的大股东更倾向于质押融资。
目前,市场各方都在不断呼吁改革,改革的共识日益凝聚。理顺交易机制,促进资本流通,更好地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已成为下一阶段改革的重要方向。
记者了解到,新规实施以来,监管部门一直在关注新规的应用效果,关注市场需求的收集。他们深入研究了实践实施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了持续优化减持制度的监管逻辑和客观思路,以期平衡释放市场活力与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尊重股东合理退股需求与维护市场秩序的关系,最终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平衡。
标题:市场为何谈"减持"色变?背后三大减持"真相"不可不知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