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49字,读完约7分钟
网易财经7月29日电中国圣木业(01432.hk)今天宣布,全资子公司蒙牛乳业(2319.0港元)将以每股0.33港元的价格行使中国圣木业约11.97亿股的股票期权。交付后,蒙牛将持有中国圣木业17.8%的股份,超过实际持有15.8%股份的中国圣木业董事长邵根伙,成为唯一的最大股东。受相关消息影响,中国胜木股价飙升,涨幅最大,达到145.83%,截至今日收盘,涨幅为75%。
对于上述增加,蒙牛向网易金融表示,此次增加是通过行使2018年底获得的权证实现的。“蒙牛长期看好有机牛奶市场,重视优质有机牛奶资源的布局,并根据公司战略增持。”
蒙牛接手了中国神圣畜牧业的巨大损失
数据显示,中国圣牧由蒙牛乳业(02319.hk)首席财务官姚同山于2009年创立,主要业务是奶牛养殖。到2019年,公司利用乌兰布沙漠的自然战略地理优势,在沙漠中建立了22个牧场,生产高质量的牛奶。其中,有11个牧场通过了国家和欧盟的有机认证,日产有机鲜奶731吨,成为中国最大的有机原料奶基地。
根据今天中国胜木的公告,中国胜木于7月27日收到蒙牛的上述通知,并于7月28日收到约3.95亿港元的认购款项。根据认购协议,中圣木业必须使用该基金偿还对蒙牛集团的委托贷款。交付后,蒙牛在中国神木的持股比例将从3.83%增至17.8%,成为单一最大股东;中国神木董事长邵根伙控股的农友公司将持股比例从18.48%降至15.8%,成为第二大股东。中国神木创始人姚同山将其持股比例从5.8%降至4.96%。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蒙牛增持中国神木可谓“雪中送炭”,而后者一年到头都在遭受巨大损失。2016年,神木在中国的净利润为6.8亿元,但从2017年开始,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化。中国神木2017年净利润损失9.86亿元,2018年损失22.25亿元。
为了开源节流,中国圣牧甚至在2018年放弃了部分牧场的有机认证。对于神木公司巨额亏损的原因已经有很多分析。一方面,生物资产因国内牛奶价格低而受损;另一方面,圣木苑牛奶的生产成本太高,但售价不高。此外,下游市场竞争激烈,神木缺乏足够的下游营销能力,导致市场表现不佳。
然而,中国盛牧大北农(002385.sz)的前大股东邵根伙也面临着财务压力,其在大北农的股份质押率高达99%。2018年12月,大北农宣布正在与首农食品集团进行沟通和谈判,并准备转让部分股份寻求解决方案。消息传出后,外界已经开始猜测盛木的下落。
尽管中国圣牧在2019年成功扭亏为盈,但蒙牛乳业的输血对于追踪其亏损是不可或缺的。2018年12月24日,中国圣牧宣布,公司已与蒙牛乳业的全资子公司内蒙古蒙牛(02319.hk)达成投资协议,将以3.0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内蒙古圣牧高科技乳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出售给后者。交易完成后,中国盛牧还将液态奶资产和下游业务移交给合资公司运营。
2020年1月,内蒙古蒙牛收购了上述公司剩余的49%股权。受原料奶价格上涨和上下游乳品企业协同效应的影响,2019年,中国圣牧扭亏为盈。
作为股份购买协议的先决条件,中圣木业将把所有下游乳制品业务链、相关资产和知识产权转让给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生产和分销有机乳制品(不包括婴儿配方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胜木的股价一直在下跌。尽管截至今日收盘,中国胜木已上涨75%,报价为0.42港元,但仍比2016年最高价2.65港元低90%。
伊利曾计划收购中国神木,但最终失败了
据网易金融称,与蒙牛增持中国胜木相比,中国另一家大型乳业巨头伊利乳业早在四年前就计划进入中国胜木。
2016年11月2日,中国盛牧突然宣布,将向中国最大的乳制品品牌伊利出售23.51亿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37%,每股价格为2.25港元,较停牌前的2.43港元低7.41%,涉及52.9亿港元。当时,业内人士将此次收购解读为伊利对上游原料奶供应链的布局。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几个月后,2017年4月28日,中圣木业发布公告,宣布之前伊利收购要约收购案最终告吹,原因是双方销售协议的前提条件尚未完全满足,尤其是商务部反垄断局尚未收到计划根据销售协议进行交易的经营者的集中申报批准。由于要约被确认为无效,中国胜木的股价当日暴跌16.41%。
网易金融表示,按照最初的想法,收购中国胜木后,伊利公司将全面加强有机牛奶、中高档酸奶、奶粉、液态奶等产品,这将有助于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将有助于伊利加强上游奶源供应。此外,通过控股中国神木,伊利还将在香港获得一个上市平台。
资深乳制品分析师宋亮向网易金融指出,当伊利计划收购中国神木时,除了业务发展还有其他考虑,但随着野蛮人危机的解除,收购中国神木的必要性也减弱了。另一方面,当时的生牛奶市场又冷又热。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干预当地优质奶源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伊利也会考虑。
乳品企业的奶源之战加速
根据网易金融此前的报告,在经历了漫长的下行周期后,国内原料奶行业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上行周期。虽然在进口大包装奶粉的平衡下,这一轮原奶价格上涨并没有出现2013年和2014年牛奶价格飙升的现象,但这一轮原奶价格仍然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
有分析指出,虽然进口大包装奶粉补充了国内原料奶供应,但在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下,由鲜奶制成的高端乳制品更受市场追捧,这也增加了国内主要乳制品企业对优质原料奶的需求,进而在优质奶源的竞争中暗流涌动。
网易金融发现,随着乳品消费的增长和乳品库存的下降,乳品企业之间的奶源竞争开始加剧,近年来许多领先的乳品生产企业开始收购上游原料奶企业或建设自己的牧场,以确保奶源供应。
一位国内乳品企业的负责人曾向媒体透露,自2019年以来,伊利和蒙牛乳业每天收集的鲜奶量大幅增加,总体增幅为13%至15%。目前,国内优质奶源有限,所以两家企业也在加快上游奶源的控制。
据悉,在2014年至2018年的奶业大调整中,中小农户纷纷退出,许多大型奶牛养殖企业也遭受了损失,这也导致奶农数量在短短几年内持续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环境因素和耕作效率低下,中国乳制品库存数据也长期持续下降。
2018年初,蒙牛完成了对现代畜牧业的收购,完全控制了现代畜牧业的奶源。现代畜牧业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拥有26个大型牧场,牲畜存栏23万头。2018年底,蒙牛通过收购下游公司完成了对中国圣木业(01432.hk)的控制,该公司拥有11.2万股股票,也是中国最大的有机原料奶供应商。
除了收购之外,许多乳品企业,包括君乐宝乳业和北门美(002570.sz),也通过自建牧场和合资企业来保证自己的奶源供应。
宋亮认为,2013年后,由于牛奶价格的大幅波动,许多中小乳品企业不得不改变产品结构,用大包装奶粉代替原料奶生产产品。然而,在当前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大多数高端乳制品都是以优质原料奶为基础的,这迫使企业重视奶源建设。(陈俊宏郑裕元)
标题:蒙牛接盘巨亏的中国圣牧:称符合公司战略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5652.html